第一天
學習目標第一天的課程主要幫助學員了解DSP的發展歷程和開發方法,介紹TMS320C6000 DSPCPU結構、指令集、軟件開發環境、DaVinCi技術等內容,達到能夠使用 CCS(Code Composer Code)進行DSP程序開發。
1、介紹數字信號處理和數字信號處理器的發展歷程
2、介紹DaVinCi系列DSP
3、介紹DaVinCi DSP CPU的結構、指令集及優化技術
4、介紹CCS軟件開發環境的使用
5、介紹DSP/BIOS的使用
6、介紹DMA的使用,如何使用ACPY3 實現DMA
1. CCS開發環境的使用
1.1 熟悉工程項目的創建
1.2 DSP應用程序的基本構架
1.3 程序性能分析
2. DSP/BIOS的配置
2.1 熟悉DSP/BIOS的配置建
2.2 多任務創建
2.3 線程間的同步和通信
3. DMA的使用
3.1 DMA配置
3.2 DMA數據傳輸
4. 程序優化方法
4.1 內聯函數的使用
4.2 線性匯編代碼結構
第二天
學習目標第二天的課程主要幫助學院熟悉掌握DaVinCi系統構架,介紹數字視頻評估模塊(DVEVM)的使用、數字視頻軟件開發包(DVSDK)的使用。通過對經典案例的分析,理解雙核系統開發的流程。
1. 介紹數字視頻評估模塊一
1.1 硬件環境的搭建
1.2 設置DVEVM啟動參數
1.3 編寫示例程序
2. 介紹DVSDK工具鏈
2.1 DVSDK工具鏈的組成
2.2 可視化數據分析器的使用
3. Monta Vista Liunx的使用
4. 經典案例分析
1. Linux開發環境的使用
1.1 熟悉外圍器件驅動程序
1.2 熟悉視頻采集和顯示驅動程序
1.3 熟悉硬盤驅動程序
2. DVEVM/DVSDK演示范例的使用
2.1 DVEVM/DVSDK編碼演示范例及其應用程序設計
2.2 DVEVM/DVSDK解碼演示范例及其應用程序設計
第三天
學習目標第三天的課程主要讓學員熟悉xDAIS和xDM算法接口標準,理解編解碼引擎和編解碼服務器的概念,學會如何創建編解碼引擎和編解碼服務器,理解DSP/BIOS LINK的工作原理。
1. 介紹xDAIS和xDM算法接口標準
1.1 算法設計的基本思路
1.2 抽象算法接口
1.3 IALG函數介紹
1.4 ACPY3函數介紹
1.5 模板代碼生成器的使用
2. 介紹Codec Engine
2.1 介紹Code Engine 的配置工具
2.2 環境變量的設置
2.3 非xDM算法的封裝
介紹DSP LINK
3.1 DSP LINK的軟件結構
3.2 DSP LINK的定制與配置
1. 標準算法庫的封裝
1.1 以G711為例進行標準算法庫的封裝實驗
1.2 熟悉標準算法接口
1.3 熟悉ACPY3的使用
2. Codec Engine 的配置
2.1 熟悉編解碼引擎的創建過程
2.2 熟悉編解碼服務器的創建過程
3. DSP LINK 的使用和MEM管理機制
3.1 熟悉DSP LINK的源代碼
3.2 理解DSP LINK的工作原理
3.3 定制和配置DSP LINK
第四天
學習目標第四天的課程主要介紹DaVinCi 應用系統的開發流程,并且利用前面已經完成的編解碼引擎構建簡單的應用系統,并對應用系統進行評估分析和測試。
1. 介紹VPSS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1 介紹視頻處理前端VPFE
1.2 介紹視頻處理后端VPBE
2. 介紹VICP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1 視頻圖像協處理器VICP的構架
2.2 視頻圖像協處理器VICP的使用方法
3. 介紹DaVinCi 應用系統的開發流程
以網絡攝像機為例介紹DaVinCi應用系統的開發流程
1. 介紹VPSS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介紹視頻處理前端VPFE
2. 介紹VICP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視頻圖像協處理器VICP的構架
3. 介紹DaVinCi 應用系統的開發流程
以網絡攝像機為例介紹DaVinCi應用系統的開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