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世紀時,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公貴族們的高級肉品,尊貴的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并在特殊場合中供應,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
牛排,或稱牛扒,是塊狀的牛肉,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調方法以煎和燒烤為主。
清末小說中已出現「牛排」、「豬排」等西菜菜名,可能是因形似上海「大排」(豬丁骨),故名「排」。而在上海話里,「排」發[ba]音,廣東又作牛扒。
牛排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以下四種以及一種特殊頂級牛排品種(干式熟成牛排):
TENDERLOIN(菲力牛排)(嫩牛柳,牛里脊)
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由于肉質嫩,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
食用技巧:煎成3成熟, 5成熟和7成熟皆宜。
RIB-EYE(肉眼牛排)
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
食用技巧:不要煎得過熟,3成熟最好。
SIRLOIN(西冷牛排,沙朗牛排)
(牛外脊)
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2]
食用技巧: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
T-BONE(T骨牛排)
亦作丁骨,呈 T 字型(或「丁」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間被肋骨隔著。注釋:此種牛排在美式餐廳更常見,由于法餐講究制作精致,對于量較大而質較粗糙的T骨牛排較少采用。
菲力牛排、肉眼牛排、西冷牛排(沙朗牛排)、T骨牛排……這些名稱都是英語翻譯來的,他們各有各的特點:菲力牛排(FILET)也稱牛里脊,腰內肉,特點是瘦肉較多,高蛋白,低脂肪,比較適合喜歡減肥瘦身,要保持身材女子;西冷牛排(SIRLOIN),也叫沙朗牛排,是外脊肉,牛的后腰肉,含一定肥油,尤其是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上口相比菲力牛排更有韌性、有嚼勁,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T骨牛排(T—BONE),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呈T字型,兩側一邊是菲力,另一邊是西冷,既可以嘗到菲力牛排的鮮嫩又可以感受到西冷牛排的芳香,一舉兩得。
干式熟成牛排(Dry aged steak)
干式熟成牛排一般常用頂級肉眼牛排存放至少7~24天風干,這個過程使牛肉顏色變深,牛肉的結蒂組織軟化,同時又由于部分水分的蒸發而令牛肉的肉味更醇厚。恒溫室采用斜面設計,在風干時將油分多的部分放在上方,油脂融化后就順著斜面流到牛肉中,保證將所有寶貴的肉汁都封在牛肉之中。制作牛排時都挑選的牛肉為120-140天左右的谷飼牛肉,只挑選肉眼、西冷、菲力這幾個部位,這些部分的分量通常不到一頭牛的十分之一。常常是各國政客喜愛的饕餮美食,例如巴菲特鐘愛紐約一家餐館的干式熟成牛排。他曾經在用餐時,玩笑的說了一句:“如果周五吃不到它,也許我就無法預測未來經濟的方向。”
牛排熟度:
牛排有別于其他大部份熟食,牛排通常不會煮至全熟,而是可以以個人喜好調較生熟程度。生熟程度以奇數區分,主要分為:
全生牛排(Raw):完全未經烹煮的生牛肉,這種做法只會用在某些菜式例如韃靼牛肉、基特福(Kitfo,埃塞俄比亞菜肴)或生牛肉沙拉。
近生牛排(Blue):正反兩面在高溫鐵板上各加熱30~60秒,目的是鎖住牛排內濕潤度,使外部肉質和內部生肉口產生口感差,外層便于掛汁,內層生肉保持原始肉味,再者視覺效果不會像吃生肉那么難接受
一分熟牛排(rare):牛排內部為血紅色且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熱量滲透傳至中心,但還未產生大變化,切開后 上下兩側熟肉棕色,向中心處轉為粉色再然后中心為鮮肉色,伴隨刀切有血滲出。(新鮮牛肉和較厚牛排這種層次才會明顯,對冷凍牛肉和薄肉排很難達到這種效果)
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可見且夾雜著熟肉的淺灰和綜褐色,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衡。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內部主要為淺灰綜褐色,夾雜著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口感厚重。
西方人愛吃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這種牛排含油適中又略帶肉汁,口感甚是鮮美。東方人更偏愛7成熟,因為怕看到肉中帶血,因此認為血水越少越好。
影響牛排口味的因素很多,如食用速度,當牛排上桌后,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決定牛排是否好吃。因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汁液,溫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鮮香度會隨之降低。
吃牛排講究火候,而并非享受酥爛口感,這也是在西餐中燉牛肉和煎牛排的區別。另外,餐具也會影響牛排的口味。吃牛排的刀一定要鋒利,在吃牛排前一定要先查看一下刀齒是否分明清晰。除此以外,配汁對牛排口味的影響也很大。
在做牛排的時候,如何掌握熟的程度是個功夫活,但是也有簡單的方法。英國的Jamie Oliver在他的youtube中就提到過,煎牛排的時候如何掌握熟度。很簡單,就需要你的一只手:用手指按牛排,感覺牛排的軟硬程度。同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在捏在一起,虎口到大拇指根的軟硬程度就是rare steak的感覺;拇指和中指就是medium rare;拇指無名指就是medium,最后小拇指和拇指當然就是well done了。
華南廈門西餐培訓班溫馨提醒:如果你在閱讀文章時碰到有什么不清楚或是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您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感到迷茫,可以通過在線咨詢華南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