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安康衛生學校怎么樣,有哪些專業

2020/3/24 16:54:38

安康衛生學校簡介

image.png

安康衛生學校是一所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創建于1960年,1986年始與西安醫科大學、第四軍醫大學聯合開辦醫學大專班,之后成立安康分校,2000年安康地區衛生學校更名安康衛生學校 。 [1] 2004年6月安康衛生學校、安康師范學校、安康市第二師范學校合并升格為安康職業技術學院。

安康地區衛校創建于1960年2月,迄今有近40年的校史。學校位于安康市育才路96號(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南校區,2015年規劃到安康中學辦學用地),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有建筑面積43000平方米,教職工234人,其中高中級技術職稱110多人,在校學生2026人,教學班38個。建校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艱苦奮斗,銳意改革,使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發生了顯著變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辦學得到較快發展,形成了以大專為龍頭的"兩部一院"(即大專部、中專部、附屬醫院)辦學格局,成為陜西省"省部級重點中專"。

大專部開設有臨床醫學、全科醫學、高級護理、高級助產、醫學檢驗、麻醉學等專業。中專部開設有社區醫學、護理、檢驗、藥劑、影像診斷、影像技士、預防醫學、計劃生育醫士(管理)、婦幼醫士、助產士、醫藥商品營銷等專業。在校學生2400多人,其中大專學生1500多人。附屬醫院有病床200張,設有內、外、婦、兒及急診科等臨床科室。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教學醫院。學校教職員工30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36人,中級職稱102人,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占82%。學校堅持“以改革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抓管理保質量,上水平增效益,以效益保發展”的辦學思路,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不斷盤活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學校育人環境一流,現代化教學手段和試驗設備齊全。建有醫學基礎和臨床技能兩個試驗中心,30個試驗中心,30個試驗室,5個精密儀器室、1個示教室、3個標本陳列室、1個切片制作室。建有15個多功能大教室、36個普通多媒體教育、計算機實習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語音室、遠程教學網站、雙控多頻道電話教學、教學評估、考試管理、課件制作、辦公自動化、家庭信息服務等“多網合一”的校園網絡,寬帶傳輸,與因特網相連。圖書館藏書10萬余冊,有600多平方米的閱覽大廳和典藏資料室,典藏資料3000余測各類雜志400余種。學校堅持“立足當地,面向農村,服務(區域)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的辦學方向,以培養“面向農村、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作為育人目標,深化改革,優化管理,教學質量居同類學校前列。1994年以來連續六年獲得原西安醫科大學組織的專科畢業生統考第一名。98年原西安醫科大學對各分校專科教育進行教學質量評估,認為“教師整體素質較高,教學能力較強”,評估總分名列第一。在1999年陜西省衛生廳組織全省中等醫學學校護理專業學生統考中,平均成績名列第一。在1999年全國護理專業畢業人員上崗資格考試中,本校畢業的護理人員考試平均成績在全省名列前茅。辦學以來為國家培養中、高級衛技人才一萬余人。

作為為安康地區培養中、高級醫藥衛技人才的基地,建校初期,由于國家正值三年自然災害,加之又受"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影響,致使1976年前,先后幾經搬遷,甚至停辦,學校發展緩慢。恢復高考制度后到1984年,學校各方面發展逐步走向正軌,廣大教師職工堅持艱苦奮斗,勤儉辦校,在很短時間內使學校教學管理、辦學條件趨于完備,教學質量不斷提高,1982,1983年在全省中等衛校畢業統考中獲第二名。1984年獲第一名的好成績,受到了陜西省衛生廳、安康地委、行署的表彰。辦學規模由建校初期的兩個專業在校生不到100人,發展到五個專業,在校生700多人。但是,這期間的發展仍未擺脫計劃經濟體制弊端的困擾和安康貧困山區經濟發展落后的客觀制約,致使辦學條件的發展還滿足不了安康地區對醫藥衛技人才的實際需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1984年后安康衛校愈來愈認識到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學校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安康的區情出發,主動適應中等職業教育和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需要,緊緊圍繞教學這個中心,不斷深化改革,"高標準辦學、高質量育才、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發展",使學校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學校改革單一的中專學歷教育為多層次、多形式辦學,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辦學的格局上,把中專教育與專科教育結合,以大專教育為龍頭,以中專教育為主體;把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結合,以學歷教育為主;把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結合,以職前教育為主。在專業設置上,把長線專業與短線專業結合,以短線專業為主。學校從1986年開始與西安醫科大學聯合辦學,開辦了"西安醫科大學安康校外班",1989年正式成立"西安醫科大學安康分校",1997年成立了"西安醫科大學社區醫學院安康分院"和"西安醫科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安康函授部"。先后在大專部開辦了臨床醫學、高等護理、臨床檢驗等專業和電大、成人自考、函授等班;在中專部開辦了西醫士、護士、中醫士、放射醫士、計劃生育醫士、助產士、婦幼醫士、臨床檢驗、藥劑、影像、醫藥市場營銷、預防醫學等專業。此外,通過繼續教育方式開辦了在職醫務人員西學中、內科、外科、兒科、病理活檢、醫學英語、醫護等成人教育培訓班。從而使辦學規模由1984年前的70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2026人,專業由五個增加到現在的18個。 [1]

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永恒的主題,不斷優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使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具體措施上,堅持"三項制度"(教師業務工作考核制度、教學授課計劃制度、學生學籍管理制度);狠抓"八個環節"(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聽課、評課、教研、考紀);主重"四個結合"(基礎理論教學與專業理論教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傳統手段教學與現代化手段教學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外輔導和第二課堂教學結合),促進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自1986年以來,學校先后多次在西安醫科大學和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大、中專統考中獲得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1989年開始,對大專教學進行改革,實施以問題為中心的(COME)導學式教學法和以社區預防為導向的"全科醫學教改方案",這一教改取得了可喜成果,得到了國家衛生部和國內外醫學教育專家的充分肯定。1992年衛生部在我校召開了COME教學鑒定會議,給予了高度評價,該項目獲陜西省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先后有8個省市的30多所兄弟學校來校考察交流,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和的專家也多次到校考察,給予了較高評價。與此同時,中專教學先后開展"雙新目標"教學改革和護理教學改革,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全省中等醫學教育同行中享有較高贊譽。

學校始終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艱苦創業,勤儉辦校,不斷盤活教育資源,深挖辦學潛力,走自我發展之路,使學校基礎設施舊貌換新顏。十多年來,學校自籌資金一千四百多萬元,新建了學生宿舍樓、教學樓、門診樓、住院樓、圖書辦公樓、醫技樓等十五幢,共計40430多平方米。新建面積占學校現有校舍面積94%,使學校基礎設施舊貌換新顏。教學設施先后擴充、新建了分析天平室、臨床檢驗實驗室、醫學遺傳室、預防醫學實驗室、計算機實習室、急救醫學實習室、影像醫學實習室、多功能語音室、多媒體綜合演示室等22個實驗室。圖書樓有356個座位,267種期刊,藏書8萬多冊。學校固定資產由改革前的80多萬元增長到現在的3000多萬元。

安康衛校附屬醫院創建于1988年,在此之前,僅有12名醫務人員,240平方米的簡易門診部。十多年來,醫院艱苦創業,走科技興院自我發展的道路,不斷改善辦院條件,在開展全方位醫療服務和正常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活動,顱腦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和心血管內科在安康地區具有一定影響,目前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教學醫院規模已形成,有醫務人員130多人,正向"二甲"醫院目標奮進。學校堅持兩個文明同步發展,努力提高師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技術水平,不斷營造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良好氛圍。堅持德育為首、注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辦校以來共培養、培訓中高級醫藥衛技人才近7千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歡迎,其中相當一部分分別擔任各級領導職務或成為醫療衛生戰線上的業務骨干和學科帶頭人。教師隊伍愛崗敬業、潛心投入教學和科研工作已蔚然成風,且已結出豐碩果實。據統計,教師在全國、省級60多種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80篇,主編、參編教材100余人次,出版發行《內科學》、《傳染病及流行病學》、《生物化學》和《醫學心理學》等教材及著書共70余冊。辦校以來,有4名教師被評為省級以上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有一個班被評為全國先進班集體。

更多關于安康衛生學校招生專業的信息,我們正在整理中,更多信息請關注安康衛生學校!


更多同類招生信息,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相關內容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