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水利電力工程學校簡介:
寧夏水利電力工程學校于1976年建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5年牽頭組建了寧夏水電職業教育集團。2006年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了寧夏水電技師學院。是一所集本科(函授)、大專(函授、脫產)、高職、普通中專、技工技師及各類培訓教育、技能鑒定于一體的綜合性中等職業學校,也是一所服務行業,面向社會,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緊缺人才的培訓基地。學校行政隸屬于寧夏水利廳,業務上接受上寧夏教育廳、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指導。
辦學思路
學校始終秉承"修德強技,進取自立"的校訓精神;確立"育人為本,技能至上,質量立校,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面向企業市場,樹立了"客戶意識";遵循"實用為先,技能為主,就業為準"的教學原則。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發展為主線,以改革為動力,以質量為核心,以制度為保障,努力推進學校走"質量高、效益好、品牌響亮、特色鮮明"的內涵發展之路。
辦學實力
現有教職工156人,其中高級職稱43人,中級職稱59人,研究生13人,"雙師"型教師26人。開設有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電氣設備安裝與維修、電氣自動化、計算機應用等5大類17個專業。其中水利水電工程、電氣設備安裝與維修是寧夏區級骨干專業。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測量是學校的骨干專業。2009年完成了電氣設備安裝為中等職業學校骨干及地方特色專業的申報工作。學校建有17個實驗實訓室,10個實習基地,6個計算機室,5個多媒體教室,6萬多冊圖書,總資產1.5億元。辦學33年來,學校三易其地,由原來的20余畝發展到440畝,已投入使用的新校區規劃建筑面積10萬㎡,在校生規模5000人。學校建成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積4.2萬㎡,設60個教學班,3000人規模,是目前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規模最大、設計標準最高、硬件設施最好的中等職業學校。
教學改革
學校根據不同專業、學制、培養目標,以課程改革為載體,以職業技能為主線,以職業資格標準為切入點進行新課程改革,推行課堂、實訓、企業實踐三點循環結合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將專業理論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一是整編專業和素質教育校本教材18本。二是素質教育與專業技能并重。三是推行"411"教學模式。四是強化專業技能競賽。每學年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各類專業競賽達20余場次,學生參賽率達80%以上。五是改革學生成績評價機制,實施過程學分與替代學分,進行雙百分考核。
學校先后榮獲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科研成果突出貢獻單位"獎、第一屆水利職業學校職業技能大賽"團體二等獎"和"特別組織獎"、第二屆全國水利中職學校"中原杯"優秀組織獎和CAD工程制圖團體第三名、寧夏首屆職業技能大賽電工電子和計算機技能專業兩個"團體二等獎"、寧夏水利廳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
更多關于寧夏水利電力工程學校招生專業的信息,我們正在整理中,更多信息請關注寧夏水利電力工程學校!
更多同類招生信息,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