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隴川縣民族職業中學簡介
隴川縣民族中學位于縣城中心,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校園林木青蔥,綠草如茵,布局規整,環境優美,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其前身為隴川縣第一中學。隴川一中于1958年在隴川縣城子鎮建校。2003年縣委、政府從全縣發展大局出發,將隴川第一中學高中部從城子鎮搬遷至章風鎮與原隴川第二中學合并成為隴川縣第一中學。為滿足隴川縣教育改革發展需要,2010年8月,隴川一中高、初中正式分離辦學,隴川縣第一中學高中部搬遷至新校址并繼續沿用隴川縣第一中學校名,初中部留在原址,與原廣等中學合并,更名為隴川縣民族中學。學校占地10萬㎡,可使用面積36600㎡,建筑面積17939㎡,綠化面積18400㎡,校園布局科學,教學區與運動區經緯分明。校園道路平直,路邊設各種宣傳櫥窗;運動場地平整寬敞,設有4個籃球場,1個田徑運動場。田徑運動場有標準的400米跑道。學校設有理化生實驗室、儀器室、計算機教室、圖書室。目前有教職工199人,5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100多人,住校生1580人。現為隴川縣規模最大的初級中學。
二、隴川縣民族職業中學招生專業與計劃
(1)圓林設計:園林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關系密切,體現了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內涵,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蘊。以蘇州園林為代表,園林設計講究多種技巧,而整體理念始終一貫,即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于這一理念,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專門的學問來研究,即“風水學”。因為現代過激的文化理念,現代人將傳統的“風水學”棄之如遺。風水學固然有很多糟糠,但也保留了許多有益的內容,我們應以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問題,而不宜一味地盲目否定。
(2)幼師:時代的發展要求二十一世紀的人才要具有高度的主體性品質,即積極主動性、獨立自主性和創造性。而主體性品質的培養必須從小開始,因為兒童從生下來便具有主體性的“潛能”,然而這種潛能只有在支持和鼓勵探索的環境中 ,才能充分的變現出來;反之,則會阻礙幼兒主體性的的發揮,甚至造成主體性品質的缺失。但是,在我們的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常常是被忽視的。因此,為使幼兒的主體性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師角色意識。
(3)護理:自有人類以來就有護理,護理是人們謀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遠古人在與自然的搏斗中,經受了猛獸的傷害和惡劣自然環境的摧殘,自我保護成為第一需要。北京猿人在火的應用中,逐步認識到燒熱的石塊、砂土不僅可以給局部供熱,還可以消除疼痛。原始人創造了“砭石”和“石針”,以之作為解除病痛的工具。當人類社會發展至母系氏族公社時代,氏族內部分工男子狩獵,婦女負責管理氏族內部事務,采集野生植物,照顧老、幼、病、殘者,家庭的雛形由此產生。護理往往象征著母愛及妻子對丈夫的關愛。初始的家庭或自我護理意識成為撫育生命成長的搖籃,它伴隨著人類的存在和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而發展。
(4)酒店管理:全世界已有17個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上海投資或管理高星級酒店,酒店行業在不斷擴充,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每年都需要數以千計的國際化酒店管理人才,高級酒店管理人才也已成為國內職場上熱門的高薪階層。國內酒店從業人員,以高薪階層為多。酒店管理人員在中國十大百萬年薪職業中排名第六。酒店、旅游業將成為上海服務產業的支柱。
更多關于隴川縣民族職業中學招生專業的信息,我們正在整理中,更多信息請關注隴川縣民族職業中學!
更多同類招生信息,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