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生在選擇學校選擇專業時應該知道學校的王牌專業是什么?小編認為應該先考慮專業再考慮學校,讀好的專業以后就業就會好。
NO1、信息行業:北京郵電大學
通信學科的搖籃。
報考限制:色盲考生不能報考應用物理專業、工業設計專業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不宜報考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2016年考生專業選擇
除英語、日語、軟件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電信工程及管理(國際學院)、電子商務(國際學院專業)專業必須是英語考生外,其他專業不限外語語種。部分同學第一學年在宏福校區上課。
NO2、對外漢語教育:北京語言大學
學科門類涵蓋文學、經濟學、歷史學、法學、工學、教育學和管理學等學科。
報考提示:北京語言大學所有專業均要求外語語種為英語,各外語專業、對外漢語及國際商學院相關專業需加試英語口語。
NO3、全總直屬的唯一本科院校: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報考提示:大一和大二的同學在河北涿州校區上課。錄取時無男女比例限制。該院開設英語課程,除英語外其他語種考生入學后統一改學英語。
NO4、女子本科院校:中華女子學院
開設了秘書、服裝設計、花卉設計、學前教育等適合女同學的專業,婦女工作管理專業和學前教育管理專業為特色專業。中華女子學院的女同學們常常出入各種女性經濟活動場合,做策劃,做調查,“以女知女”,風生水起。
中華女子學院的一系列舉措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培養的同學們多從事公關、幼教、秘書、美容顧問等工作,在就業市場上也因專業對口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報考提示:學院目前只開設英語語種課程。
NO5、外交復合人才的高校:外交學院
報考提示:專業志愿錄取兼顧各專業對英語(含口試)、語文、數學等單科成績的要求。各專業在北京只招英語考生,在其他招生省、市英語專業只招英語考生,其他專業不限語種。
所有報考學院的考生均需參加當地組織的外語口試(無面試要求)。經教育部批準,該院男女生錄取比例原則上為1∶1;如投檔考生中無男生,視情況可在5分范圍內降分投檔。
NO6、中國審計的最高學府:南京審計學院
設立了江蘇省唯一的“全球推薦級ACCA培訓中心”,該中心ACCA課程統考通過率高出全球平均通過率。
報考提示:由于其審計學科的勢力強大,該專業每年的招生分數都高得令人咋舌:作為一所二本院校,在有的年份,審計學專業的錄取分數高出重點線。
NO7、質量監督檢驗:中國計量學院
報考提示:高考外語語種為非英語的考生不宜報考該學院各專業,所有非英語專業錄取考生入學后所學外語語種均為英語。
報考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考生,其外語單科高考成績一般不低于110分;
報考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考生,其數學單科高考成績一般不低于100分;
報考工業設計(藝術類)的考生,其英語單科成績一般不低于60分。
NO8、稅務行業:吉林財經大學
報考提示:報考該校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和日語專業需加試外語口試(個別省市除外),口試內容和成績由考生所在地招生辦公室負責;錄取時外語成績原則上要求合格以上。全色盲的考生不能報考財經類專業。
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日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統計學、注冊會計師專門化、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招收英語考生,其他專業招收英語、日語、俄語語種考生。
“工科與文科結合、科學與藝術結合、學校與行業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北京印刷學院的特色。學校隸屬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其出版編輯、藝術設計、繪畫、動畫、廣告學等專業,可謂一流。經過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工、文、管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較強的辦學實力和特色鮮明的教學型大學。
NO9、印刷特色:北京印刷學院
在特色辦學方面,學院提出了以圖文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存儲、傳播和視覺再現所涉及的科學、工程、技術、文科、管理、藝術、法律等學科為特色專業方向,全面實現與我國的出版、印刷、包裝以及相關行業發展和人才的需求接軌。
報考提示:限于目前師資條件,非英語語種考生入學后須改學英語;錄取無男女比例限制。報考工業設計專業的考生,有美術基礎者優先錄取。根據專業要求,色盲或色弱考生不宜報考該院所有專業。
NO10、會計命名: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目前,上海立信會計學院以保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特色為主,與其他本科院校形成錯位發展,成為有特色、有影響,位居國內先進水平的、以應用型為主的教學研究型財經類高等院校。
報考提示:該院文理兼收(統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只招理科生)。男女比例不限,外語語種為英語,色盲不收。英語專業需要英語口試,口試成績必須在C級及以上,筆試成績必須在100分及以上。日語專業需要英語口試,口試成績必須在C級及以上。
以上10個中國頂級專業,專業選擇好了,就業不成問題。有些考生在比較好的大學學了垃圾專業,實際就是雞肋,因為專業課沒好的老師知道,那么專業知識能學好嗎?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高考資訊”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