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介紹和體系優勢介紹:
武術作為獨立的社會文化現象,是同中華民族文明的產生同步的。 武術萌芽于原始社會時期。明清時期是武術大發展時期,流派林立,拳種紛顯。拳術有長拳、猴拳、少林拳、內家拳等幾十家之多;同時形成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種體系,1987年在橫濱舉行了第1屆亞洲武術錦標賽,標志武術走進亞運會。1990年武術被列入第十一屆“亞運會”競賽項目。1999年,國際武聯被吸收為國際奧委會的正式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成員,這是武術發展中的又一歷史性突破,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武術即將成為奧運項目,意味著“把武術推向世界”的雄偉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學校以中國武術協會段位制考級制度內容為標準,根據學校學年各項活動為基礎,結合多年的幼兒、青少年武術教學經驗,建立獨特的教育教學體系,以年度為單位制定學員培養計劃,培養學生專業的同時,體系中加入興趣養成、體質塑造、性格培養的模塊,不同年齡段通過不同的訓練方法進行科學、高效的教學,讓孩子能夠不產生負荷、快樂的進行學習
二、學習武術的好處(結合教學內容能帶給孩子什么好處):
1、練習武術,讓孩子們多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強健體魄;
2、基本功練習(劈叉、速度性動作)可以開發身體機能,鍛煉學生協調性、柔韌性、靈敏度;
3、耐力及力量訓練可以培養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勇于克服困難;
4、攻防動作訓練可以防身自衛、培養學生的膽識和魄力;
5、武術抱拳禮講究武德,讓學生知禮明德、尊老愛幼,培養學生良好素養;
6、集體課教學培養學生團隊意識、競爭意識、集體榮譽感;
7、培養學生開朗的性格,讓學生能夠善于展示自己的閃光點。
三、教學流程、班次設置和教學內容
1、教學流程:
每次課:65--90分鐘,分兩課時,課間休息5-10分分鐘
第1課時內容安排:熱身活動、專項素質、柔韌練習、基本動作復習鞏固
第二課時內容安排:學習新內容、技術提高訓練、身體素質訓練
2、班次設置
幼兒啟蒙班3歲--4歲
幼兒提高班4歲--6歲
初級班6歲--14歲
中級班6歲--16歲
高級班6歲--18歲
3、教學內容
腿法:正踢腿、里合腿、外擺腿、單拍腳、側踢腿
套路:五步拳、連環拳、初級一、二、三路、小洪拳、長拳、器械等
跳躍:飛腳、旋風腳、側手翻、空翻、旋子、轉體、騰空外擺
器械:刀、槍、劍、棍
4、考級相關介紹
(1)考級單位:中國武術協會
中國武術協會的考級在中國境內通用和承認
其他考級單位:其他省市武術協會的考級、少兒武術研究院
(2)項目級別
三級九段制度
級別劃分:段前一、二、三級,以及1-9段
(3)考級周期
每年安排兩次,每個學生每年至少考一次
每年的上半年安排一次考級、下半年一次考級,根據學生學習掌握的情況,掌握較好的學生可以每年考兩次級,保證每個學生每年至少考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