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第五季最后一期中日之戰開播,杭州14歲少年楊英豪對戰日本腦王伊澤拓司。
賽前,伊澤拓司曾有“舍我其誰”的揚言,沒想到在比賽中,卻被楊英豪以一個干凈利落的4比0完勝,讓中國隊早早奠定勝局。真正一點機會都不給啊▼▼▼
比賽題,依然是你我研究半天也未必能讀懂的規則。
拿最簡單的題來說,20個節點組成了50條線,選手需要拖動節點使每條線都不相交,用時短的選手獲勝。
第一局
50比15,干凈利落
第二局
開局有些不順,但結果還是贏了
第三局
80比27,題目難度的提升并沒有改變結果
第四局,也就是最后一分,日本選手在一開始取得領先優勢,但是楊英豪憑借自己的節奏,快速追上,通過小視頻來了解一下↓↓↓
結果90比21,分差越拉越大!
說起伊澤拓司,其實他的來頭并不小,日本高中生quiz(智力競賽)兩連霸,從高中起稱霸日本各大智力競賽至今,可以說是日本實打實的腦王了,賽前也是放了狠話的▼▼▼
結果被楊英豪4比0零封,來看看網友們給激動的呀!
最強大腦的比賽都是錄播的,賽果不能提前說,昨晚的節目播出后,我們聯系了楊英豪,他剛在家和父母一起看完比賽:“ 再一次看自己還是覺得那樣的刺激,緊張。這次,真的沒遺憾了,圓滿結束!”
這一季的最強大腦開播后,楊英豪圈了6萬多微博粉絲,這位平時都住校、每周五放學才能拿到手機的弟弟▼▼▼
隨便發一條微博,點贊就上千▼▼▼
留言都很有才▼▼▼
妹妹粉,姐姐粉,阿姨粉,丈母娘粉▼▼▼
有從偶像練習生pick完靈超又沖過來的▼▼▼
還有自己的粉絲群,日常也是高活躍度▼▼▼
能走到最后一期,楊英豪爸爸完全沒想到:“挺意外的,我以為他連復賽都進不了。”英豪自己想得更遠一點,但也僅僅是30強。
在家人心里,楊英豪算不上什么天才,仔細想來,可能也就是比別人家的小孩稍微聰明了一點,聽話了一點,喜歡的東西不同了一點……
兒童時期的楊英豪,用媽媽的話來講緋聞纏身:家校聯系冊上,4年,老師的評價都是懂事、乖巧、聰明。當時就有小姑娘吵著要把名字改成“楊英豪”▼▼▼
我們要過了那本家校聯系冊,仔細翻了一下。
幼兒園四年,他最討厭的兩件事居然是——爸爸把我弄哭(但爸爸解釋說自己每次都是來安慰英豪,沒想到安慰著安慰著就把他嚇哭了。這是什么操作?)▼▼▼
媽媽“罵我”(而媽媽說自己就是口氣重了點,哈哈哈)。
這些家校聯系冊上的話,爸爸媽媽說都是完全照搬楊英豪的話,沒有改過半句▼▼▼
這樣的楊英豪,在父母眼里真得就是一個普通小孩。
如果真要說特殊,那可能就是,楊英豪的自制力特別強。?中班的時候,媽媽和他約定,每天楊媽媽燒飯的時間就是小英豪看電視的時間,有一次小英豪看電視的時間有點長,楊媽媽說了他一句:
“都都(小名),你今天看電視的時間有點長了。”
“那我接下來三天都不看電視了。”
果然,接下來的三天里,小英豪真的沒有再碰過電視。
楊爸楊媽還說,當時并沒有給孩子定什么大目標,但是媽媽希望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事業和家庭難以兼顧的時候,她辭掉了在醫藥公司的工作,當時她是全國銷售冠軍,選擇回家陪伴孩子。
而楊英豪的學習習慣的確很不錯,他會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也會把休息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我們去的時候,主角正坐在房間里為一道數學題抓耳撓腮。做不出題的時候,他的第一想法是‘這道題是不是出錯了’而不是‘我不會’。
我們想拍一下他做題,他有點不好意思“能不能別把題目拍進去,萬一做錯了就丟人了。”▼▼▼
聊到最后一場中日大賽的題目,他說難度還好,就是把一個簡單游戲的難度加大了,然后拿出手機開始演示這個‘簡單的游戲’▼▼▼
我們聽得昏頭腦漲,完全理解不了游戲規則。但這只是楊英豪的開胃菜,他一邊聊天,一邊動著手指,話匣子還沒完全打開,游戲就已經結束了。
但從小都很靈的學習計劃,在錄完節目回來后,楊英豪忽然發現時間有點不夠用了。
一要補上落下的課業,二來好像忽然很多人知道了他,想來認識他,微信和QQ里不斷涌進來申請添加好友信息。
每周五回到家打開手機,他有些無所適從▼▼▼
還有一些父母的朋友,會帶著自家孩子來參觀這位“最強大腦”的臥室。這也讓他有點哭笑不得“我就是一個初中生啊,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學習搞好。”
所以更讓他接受不了的是,考試考砸了。
“本來考第一門的時候感覺不怎么樣,覺得后面還有機會應該沒關系,結果到了第二門還是這樣,心態就崩了。”
讓他心態崩了的那門課,正是他覺得十拿九穩的數學。
我們問,是不是因為要錄制節目落下太多知識點了(因為參加節目,學校批準他期末考和新學期第一次月考可以免考)
“不是的,就是沒有仔細準備,然后那天也挺累的,確實心態不好。”
“那你考了第幾名呢?”
“反正沒有前十名了。”
在少年心里,倘若在班級里都取得不了前10,就別提去西湖大學讀博士或者去麻省理工留學了。
而之前在國際賽第一場,全國觀眾都看著楊英豪收到了麻省理工教授羅伯特·戴西蒙和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現在西湖大學的負責人)伸出的橄欖枝▼▼▼
14歲的少年當時沒想太多,說想去麻省學習計算機。
網上的輿論發酵開來,有黑子居然覺得他崇洋媚外,還有人陰陽怪氣的說“留不住人才”▼▼▼
自己孩子上了一個喜歡的節目,結果卻遭遇鍵盤俠的傷害,這讓楊爸爸和他表哥始料未及,也很憤怒。
“上次他表哥看到網上又有人在無端黑英豪,氣得直接在評論里跟對方吵了起來。后來舉報后,對方把帖子刪了。”說著,楊爸爸給我們翻出幾篇自媒體的稿子,大多已被刪除,但看標題就比較夸張,他自己截了圖,“我有時候也很好奇,就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怎么會讓這些人想到這些地方去,他才14歲,真的說起來他又懂什么呢??”
表哥最近住在英豪家,這是一個看上去很內向的人,聊到網上那些事,他有點無奈又很是氣憤。
“我畢竟是他的監護人,總得起到點作用吧。我和他表哥會維護評論環境,但(發)微博還是英豪自己,互動也是。我們真得不想他看到那些。”英豪爸爸有些無奈。
#嗯,這是他表哥#
和我們聊網絡暴力這件事的時候,兩位都是壓低著聲音說,客廳隔壁就是楊英豪的臥室。
楊英豪也有秘密,他把煩惱寫成日記,記在草稿本里。父母多少知道一點:“他有些事都不說的,就是怕我們擔心。就像麻省理工那個事,他其實也知道有人在罵他。”
而當我們問起[麻省理工]時,楊英豪看上去有點小解嘲地說:“就像在全國觀眾面前吹了個牛,再怎么難都要去實現吧。”
那為什么會選擇麻省理工?他說了一句冷笑話:“因為他們理工科好啊,麻省‘理工’啊。”
為了實現這個“牛逼”,他第一步想先在信奧競賽上拿個好成績,所以每周六的下午,他都會堅持去上培訓班。
如果有空,他還特別想約上爸媽表哥,去看一下《頭號玩家》,因為——
媽媽是斯皮爾伯格的忠粉,小學里考完期末考,媽媽還會帶著我去游戲廳玩游戲;
爸爸曾經是一幣通關的街霸達人;
而表哥在讀大學時,玩英雄聯盟玩到寧波第一。
而他,在去培訓班的路上,會窩在車子后座打一把王者榮耀,這是他難得的休閑時光。
原來……天才少年一家玩游戲都比我玩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