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為什么德國的職業教育非常發達,因為采用這種模式

2018/10/31 12:46:08 招生代理網海外教育欄目

學徒模式,這一古老而傳統的技藝傳承模式是德國培養職業人才的主流方式。而在另一個產業大國美國,卻很少使用這種模式來培養技術人才。

lead_720_405.jpg

德國工廠的學徒

美國失業率正在緩解,但最新的低利率徘徊在6%以下,這掩蓋了一個更深層次的長期問題:勞動力中的“技能不匹配”,這種情況只會在未來幾年惡化。根據最新的數據,有930萬美國人失業,但有480萬個工作崗位空缺,因為雇主找不到填補他們的人。隨著新技術改變各行各業的工作,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努力尋找具備掌握新機器和管理新流程技能的工人。

一個解決方案讓企業雇主,教育工作者和政府感興趣:德國式的學徒制。美國政府即將宣布價值1億美元的學徒補助金,并希望在未來四年再花費60億美元。

我剛剛從德國回來,在那里我參觀了戴姆勒,西門子和博世等品牌公司的六個學徒計劃,而我所帶來的比喻是一種本土樹木繁榮,富有成效,高度適應其當地氣候區,但不太可能生根或在與美國不同的氣候中生長。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適應德國模式。但它不會快速或簡單。

美國有自己的學徒制傳統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但是,與大多數職業教育一樣,近幾十年來它已經不再流行 - 這是我們對大學的癡迷和擔心避免任何類似跟蹤的事情的受害者。今天在美國,只有不到5%的年輕人作為學徒進行培訓,絕大多數是在建筑行業。在德國,這一數字接近60% - 在各種領域,如先進制造業,IT,銀行業和酒店業。在歐洲,通常所說的“雙重培訓”是一種備受推崇的職業道路。

“雙重培訓”將這一理念體現在學徒培養的核心環節:學員在職業學校的課堂教學和公司的在職時間之間分配。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通過工作實踐得到了加強。他們還學習工作習慣和責任,如果一切順利,就要吸收公司的文化。學員的時間是有報酬的,包括在課堂上。該安排將持續兩到四年,具體取決于行業。雇主和雇員通常都希望它能為雇主帶來永久性工作,學徒制能夠打造一個至關重要的人才庫。

我們看到了一個現實情況:雇主和雇員仍然尊重實際工作。德國公司并不認為雙重培訓是挽救困難的學生或者素質低的學生。 “這與企業社會責任毫無關系,我這樣做是因為我需要人才。”德意志銀行的人力資源經理告訴我們。

“建造世界級的柴油零件很難,”負責該計劃的高管解釋說。 “我們在招聘人才時需要非常謹慎。而學徒制的學員,我們可以在工廠里學習,有這助于他們快速成長,不僅學習技能,還學習責任。”難怪學徒很受歡迎:在曼海姆的John Deere工廠,每年有3,100名年輕人競爭60個工作崗位,在法蘭克福的德意志銀行,有42,000個申請人競爭共425個崗位。

timg (50).jpg

我們注意到的另一個情況:雇主和雇員都希望從學徒培訓中獲得更多,而不是短期培訓。我們在工廠中聽到同樣的事情:我們的教學不僅僅是技能。一位教育工作者告訴我們,“將來會有機器人轉動螺絲釘。” “我們不需要呆板的工人。我們需要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 熟練,有思想,自立的員工,他們了解公司的目標和方法,并且可以在出現問題或者看到機會讓事情變得更好時發揮主觀能動性。

德國體系的最終優點:其驚人的靈活性。德國兒童在10歲時選擇進入學術型的高中,還是職業教育型的技校。當然,這之間可以相互調整。學生可以回到學校進行學術學習,或者在公司的學徒計劃中獲得碩士工匠的證書或培訓作為培訓師 。

美國人很難移植德國學徒制模式,為什么?

它始于成本。每家德國公司都有不同的計算方法,但數字從每位學徒25,000美元到超過80,000美元不等。在美國,這可能會更加昂貴,公司將不得不從零開始建立項目,支付學費(在德國,這些費用由國家支付),并且在許多情況下將資金匯入當地的高中和社區學院,將其轉化為有效的培訓伙伴。

據報道,位于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的西門子美國工廠的學徒計劃每名學徒花費約170,000美元。即使是華盛頓最慷慨的政策提案,也只能支付這些費用的一小部分。

timg (52).jpg

中國的現代學徒制

最后的障礙可以說是最大的障礙:美國人對實用技能的態度,美國人認為技術工人是“藍領”的工作。美國人普遍認為“藍領”屬于社會低層的工作,而不愿意通過學徒制的培養去當個藍領。這種認知在中國也普遍存在。為了解決職業人才缺失,我們國家也開始嘗試在職業學校和職業學院推行學徒制模式,最近幾年比較火的“校企共建,聯合培養”模式就是學徒制的體現。


更多"為什么德國的職業教育非常發達,因為采用這種模式”,請關注“海外教育”頻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