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是那些想要出國留學的人的首選目的地。在大流行爆發之前,超過一百萬學生從國外涌入美國大學。國際學生入學率在疫情爆發時下降了
15%,現在開始恢復。盡管出現了復蘇,但美國的市場份額正在被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等國家奪走,從而造成了負面的經濟后果。
本文詳細探討了國際學生的國內和國際趨勢,以及這些學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學生入學的國內趨勢
美國因其眾多的優質院校和豐富的畢業后就業機會而成為國際學生的首選。然而,疫情爆發時制定的各種政策只是限制而不是鼓勵國際學生。其中許多政策后來被撤銷,但損害仍然存在。
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0-21 學年,國際學生入學人數驟降 15% 。海外新生入學人數的下降引領了這一趨勢,比上年下降了 46%。高等教育內部人士認為,邊境關閉、航班取消或簽證政策的轉變可能是罪魁禍首。
過去兩個學年,2021-22 和 2022-23,疫情有所反彈。美國的國際學生分別增加了 4% 和 9%。
在研究生層面,國際研究生入學人數在 2021-22 年增長了 17%,超過了大流行前的水平。這一增長標志著十年來研究生入學人數首次超過本科生。
國際學生構成的轉變
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國國際學生的主要來源國,占2020-21 學年國際學生總數的 35% (超過 317,000 人)。然而,近年來中國學生入學率急劇下降。2020-21 學年,入學人數下降了 15%,隨后 2020-21 學年又下降了 9%。
2019-20學年,中國留學生入學高峰期,中國留學生為美國貢獻了近16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在美留學人數超過37萬人
隨著選擇就讀美國院校的中國學生數量不斷減少,許多大學和當地經濟的健康狀況可能面臨風險。
另一方面,印度作為美國國際學生的第二大來源國,則出現了大幅增長。2020-21 學年,印度吸引了超過 167,000 名學生,占美國國際學生總數的 18%,進入 2021-22 學年增長了 19% 。
1999/00 - 2021/22年度按原籍國和年份劃分的美國國際學生
雖然上述國家在美國的國際學生中所占比例最高,但許多其他國家已經超過了大流行前報告的人數。印度、加拿大、墨西哥、尼日利亞、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和西班牙的報告數字均高于大流行前,西班牙的增幅為 41%,加拿大的增幅為 7%。
美國正在失去國際教育的市場份額
國際教育“四大”——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爭奪全球約 37% 的國際學生,成為主要的英語目的地。
雖然美國仍在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但其他四大國家的國際學生比例正在增加。Holon IQ 的一份報告發現,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正在從美國手中奪取市場份額,并且可能會繼續這樣做,除非美國能夠制定“明確、協調和可操作的政策和計劃”。
其他 100 多個國家吸引了剩余的大多數國際學生。法國和德國等一些國家提供免學費或低成本課程,吸引原本可能選擇在美國學習的學生
國際學生每年創造近30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據美國外國學生顧問協會 (NAFSA) 估計,2020-21 學年,國際學生在美國居住期間支付給美國院校的學費、食宿、交通和商業商品的支出超過 280 億美元。對我們經濟的影響還不止于此。NAFSA 數據顯示,上述支出為每 3 名國際學生創造并支持了 1 個美國就業崗位。這一趨勢在 2020-21 學年創造了超過 306,000 個就業崗位。
美國商務部報告稱,到 2021 年,國際學生的經濟影響將達到320 億美元。大約 60% 的國際學生的大部分資金來自美國境外的來源(海外家庭、外國政府和/或或大學等),美國從這些學生身上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和人才價值。
移民政策研究所 (MPI) 2021 年的一份報告發現,工作簽證的可用性是希望留在美國繼續工作的國際學生面臨的主要障礙。該報告引用了布魯金斯學會 2014 年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發現 45% 的人能夠延長簽證期限,在母校所在的大都市地區工作。
NBER 的一篇文章發現,11% 的學士和 22% 的碩士畢業生畢業后在母校所在的州找到了工作。僅考慮 STEM 畢業生時,這一比例會增加(分別為 16% 和 25%)。
Interstride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國際學生畢業后在美國學習的目標。只有13%的受訪學生表示畢業后想回國或去另一個國家。
雖然美國的國際學生入學率正在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但其國際人才庫的份額正在被其他國家吸收。
更多"美國在國際學生眼中失去了光彩嗎?”,請關注“海外教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