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和平院士以“如何立志/實現創新創造”為題,從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以及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切入,結合他所帶團隊的科研探索和自己的實踐體會,與現場青年師生暢談創新創造。謝和平院士通過自身學習生涯體會啟迪青年師生,創新創造要敢于在想象中思考,在跨界中突破。青年學者要想國家之所想、應國家之所需、急國家之所急,聚焦國家戰略科技問題、探索國際前沿大科學問題、攻關重大核心技術問題、顛覆經典理論知識問題。結合團隊在深地深海深空原位保真取芯探礦原理和技術、深空物質巖土顆粒運移與演變力學、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近零碳排放直接煤燃料電池技術等領域取得的突破,謝和平院士講述了如何運用學科交叉創新思維,在科研中追本溯源、獨辟蹊徑并取得重磅突破。他還鼓勵青年科學工作者要勤奮、要執著,做思想好、學習好、身體好的“好學生”,做思考、勤奮、自律的“好導師”,做品德高尚、學術卓越、教學優秀的“好老師”。
報告結束后,謝和平院士回答了青年師生的提問,勉勵青年師生要不畏風險,挑戰難題、啃硬骨頭,立志為推進人類科技進步做努力,為建設科技強國,助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作出貢獻。
曹現強在總結時表示,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廣大青年師生要立志科教報國、不負時代,學習謝和平院士求真求索、耐心執著的品質和精神,不斷向前沿發力,持續提高創新科研能力,努力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學校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青年教師和研究生代表,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員共430人參加專題報告會。
謝和平,我國著名的力學與能源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特聘教授、深地科學與能源研究院院長,四川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導。長期從事巖石力學、深地科學與綠色能源(地熱、CCUS 與低碳技術、海水制氫)等基礎研究及工程實踐。出版中英文專著10 余部,在Nature, Nature Energy等期刊發表論文500 余篇,入選中國十大科學進展。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家科技獎項4 項。
【供稿單位:研究生院、研工部 宣傳部 作者:朱太銳 攝影:張云鵬 編輯:新聞網工作室 責任編輯:馮剛 王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