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簡稱古文字工程)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賀信精神,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設立,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語委、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八部委共同啟動實施。該工程是新時代文化強國建設的一項重大文化工程,統籌全國優勢力量,全面系統開展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等古文字的研究整理及其思想文化內涵的挖掘闡釋,創新轉化成果,服務時代需求,為文化自信夯實基礎。
山東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中國古文字研究的高校之一,聞一多、陳夢家、丁山、高亨、王獻唐、蔣維崧,顧頡剛、胡厚宣、明義士等專家學者,或專事古文字考釋,或以古文字為材料研究歷史、文獻、書法,成就巨大。
山東大學分別于1996年、2001年開始招收文字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于2020年開始招生“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強基計劃本科生。
近年來,圍繞強基計劃,山東大學引進專職出土文獻與古文字方向人才,組建涵蓋古文字、夏商周考古、古典文獻、訓詁學等研究方向,分布于中文、歷史、考古三大學科,基礎雄厚、交叉融合成熟的強勁隊伍,依托山東省高校文科實驗室“山東大學語言科學實驗中心”、教育部科技考古重點實驗室,持續深耕古文字“冷門絕學”領域,教學科研成效顯著。古文字強基班三位導師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連續以“優秀”等級結項,在《中國語文》《歷史研究》《“中研院”史語所集刊》《Religions》《文史》《文獻》等權威學術刊物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0余篇。強基班學生在第一屆中國人民大學“樹人杯”未來古文字學者學術征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在所有參賽高校中位列第一。教育部語信司與古文字工程專家組兩次考察均對山東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方向給予高度評價。
山東大學將以此次入選為契機,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重要回信精神,整合全校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力量,充分利用山東文物大省、古文字研究傳統深厚的優勢,大力開展古文字工程建設,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致力于在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中作出山大貢獻。
【供稿單位:文學院 作者:王輝 編輯:新聞網工作室 責任編輯:馮剛 王莉莉 陳詩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