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介紹
北京郵電大學未來學院于2022年成立。依托學校在信息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信息網絡科學與技術學科群”和“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安全學科群”兩個“雙一流”學科群優勢,未來學院面向信息科技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設立本碩博貫通培養實驗班:元班,通過“特殊政策護航+優質資源傾斜+頂尖師資匯聚+卓越實踐支撐”,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卓越拔尖人才培養。
學院以“厚基礎、重交叉、強實踐、個性化”培養理念,培養以“網絡強國、網信報國”為己任,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濃郁家國情懷、深厚人文素養、寬廣國際視野、堅實理論基礎、超強實踐能力和優秀管理才能的卓越創新人才。
學院優勢:
【跨學科本碩博貫通培養】學院實施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打造了全新培養方案和全新課程體系;瞄準未來信息科技領域領軍人才所需的知識與能力目標,開展了本研貫通育人的課程內容重構、培養過程重構和教學資源重構;全面推動卓越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二制三化”(導師制、學分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邀請校內外頂尖師資,建設跨學科課程體系,組建跨學科教學團隊,實施跨學科創新訓練項目;打破專業壁壘,面向行業頂尖人才培養需求,構建新工科建設的北郵模式。
【高水平科產教協同育人】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國家級教育教學平臺,全力支持教學育人活動;依托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國家“111計劃”)等國家級科研平臺,為學院學生深度參與科研創新實踐活動提供指導和支撐;依托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和行業頭部企業,打造產教融合課程和案例,全員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類項目或者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
【多維度領軍素養能力培育】開辦“未來講壇”高端講座,邀請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和權威學者,引導同學們深層次把握科技發展趨勢,掌握思辨式創新思維方式和科學研究方法;開設定制化人文與管理類課程,培養成為未來領導者所需的組織、管理和策劃能力;拓展與國外高校、研究機構和跨國知名企業的合作,組織學生參加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國際勝任力線上實踐訓練營,開設暑期學校,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與對外溝通能力;組織行業認知、學生沙龍等創新育人實踐,增強學生應對未來機遇和挑戰的韌性,提高自我認知和自我發展規劃水平,幫助每一位學生規劃個性化成才之路。
師資隊伍:
【一流教學師資】匯聚全校各學院優勢力量,聯合國內外高校企業的一流學者專家,打造了以校長領銜、以國家高層次人才和全國/北京市教學獎勵獲得者為主體的授課教師團隊和實踐教學指導團隊;通過有效的課程組織、跨學院的教學團隊建設,有力支撐未來學院領軍人才培養。
【一流導學隊伍】未來學院從大一開始實施導師制,擁有院士和國家高層次人才領銜的跨學科科研導師隊伍、國家一流專業教學名師領銜的學業導師隊伍以及北京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領銜的高水平班主任隊伍,在思想、生活、心理、學業、科研等方面對學生給予全面指導;強化學術訓練、科研實踐與工程實踐,共同打造優秀導學團隊,助力學生成長。
招生大類介紹
未來學院集聚學校最具優勢特色專業,按計算機類(元班)、電子信息類(元班)兩個大類招生。實驗班采用彈性化“長學制”,支持優秀學生提前畢業。學生單獨成班,本科階段一、二年級實行大類培養,二年級結束后分流選擇方向:其中計算機類(元班)將主要分流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兩個專業,電子信息類(元班)將主要分流至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專業。
本科高年級與研究生學段銜接,可提前修讀研究生課程;完成實驗班本科階段要求的學生,可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集成電路、網絡空間安全、關鍵基礎軟件等國家急需人才領域的學科或方向范圍內獲得研究生推免資格,并優先以碩博連讀方式攻讀博士研究生。
計算機類(元班)核心課程:離散數學、計算導論和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數據庫系統原理、編譯原理、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現代密碼學、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綜合挑戰實踐等課程。
電子信息類(元班)核心課程: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與實踐、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微波、電子電路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系統、微電子器件基礎、移動通信、光通信技術、智能信息網絡、數字信息編碼、綜合挑戰實踐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