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喜迎黨代會】物理學院:入主流、強特色、建設一流物理學院

2024/6/11 10:19:13

北航物理學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事業發展,扎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籌推進一流物理學科、高質量人才培養、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開展高質量基礎研究,奮力培養具有空天報國情懷、扎實理論基礎的創新型一流物理人才。

加強學院黨的領導,凝聚發展合力

完善學院綜合治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堅持集體領導、黨政分工負責、協調運行機制。建立了黨委會、黨政聯席會、系務會的分級決策機制,黨支部書記聯席會、系主任聯席會、輔導員班主任(導師)聯席會、工作組的協同推進機制,學術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學位委員會的學術治理機制,工會教代會、教授委員會、學生會的監督反饋機制,確保學院黨的領導落到實處。

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入融合工作機制。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形成理念相通、措施相融,促進“同頻共振”。黨委領導謀劃、黨政協同聯動,一體推進落實的工作機制。實施“黨建+”工作組機制,圍繞核心工作、重點任務、關鍵指標,由書記、院長擔任工作組團隊負責人,黨委委員和分管領導成立工作組團隊,推進落實重點工作,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黨委委員、黨員骨干教師帶頭開展學科建設工作組、人才培養工作組、人才遴選工作組、科創指導工作組、國際交流工作組等工作。黨委會和黨政聯席會規劃指導督導工作組相關工作,統籌資源配置,優化考核評價體系,激勵教師全員參與、奮發努力,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人才引育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2022年3月,學院黨委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2023年7月學院黨委榮獲校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深化綜合改革,推進學院高質量發展

探索學院發展新路徑。物理學院積極響應時代變革的號角,將綜合改革作為驅動發展的核心引擎,致力于探索并構建學院發展的全新模式。2023年,作為全校五所先行改革試點學院之一,物理學院圓滿達成全部關鍵業績指標,在學科架構上進行了系統性優化,為學院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學院不斷深化績效管理與激勵機制的改革,充分激發教師內生動力,提質增效。

引育高水平師資新成效。加強人才引進與物理學科建設聯動,圍繞凝練的學科方向,精準引進人才、培育團隊。建立人才引進規劃和人才儲備庫,不斷增加人才儲備,連續舉辦十五屆唯實論壇-物理分論壇。目前,國家級人才達到13人,國家級青年人才20人次,學院國家級人才占比達到27%,集聚高端、分類卓越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基本建成。

夯實學科基礎,全面增強學科發展實力

前瞻性戰略布局。2019年10月,召開北航物理學科戰略委員會,25位兩院院士,北大、清華等國內主要高校物理學院院長等共48位委員參加會議,充分凝聚國內物理學界的力量,厘清學科發展的思路,瞄準物理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進一步凝練物理學科發展方向,加快物理學科的建設步伐。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受聘為主任委員,北航房建成院士、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劉明院士受聘為副主任委員。

厚植學科基礎。2021年11月,召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科發展大會,首次聚焦單個學科群發展,充分發揮學校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聚焦前沿交叉,引領空天科技原始創新。學院以此為契機,走實“夯基礎、強特色、聚人才、創一流”的理科發展之路,緊扣“同題共答、需求牽引、科學推動”,努力開創物理學科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新局面。

系統優化學科方向。強化理工融合優勢互補,推動學科、平臺、團隊一體化建設。統籌謀劃學科“入主流”與“強特色”。重點建設極端條件物理(理工融合-航空)、半導體物理、奇特強子態與粒子物理、放射性核束物理(理工融合-航天)、表面與低維物理、量子磁性與拓撲物理(理工融合-集成電路)六個前沿基礎和新興交叉學科方向。物理學科排名不斷提升(國內10-15、國際100-200)。

搭建基礎研究平臺。建設理論物理-實驗物理-應用物理一體化的基礎物理研究平臺。依托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建設理論物理研究平臺,開展物理前沿交叉方向研究;依托物理公共平臺、物理分析測試中心建設實驗物理平臺,開展實驗物理研究;依托先進核能材料研究中心、特色重點實驗室建設應用物理平臺,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和行業重點任務,開展應用物理研究。

拓展育人內涵,聚焦高質量人才培養

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落實北航人才培養大會精神,形成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新范式。召開物理學院人才培養大會暨高質量人才培養行動計劃研討會,統籌建設“物理拔尖人才培養新模式、物理課程理實融通、物理通識通選課程體系、青年人才引領-教學研賽協同育人體系”等體系,實施《北航物理學院新時代高質量人才培養行動計劃》,提升物理學院育人格局,助推學院人才培養工作再上新臺階。

建設“拔尖計劃2.0”。2022年1月,教育部召開“拔尖計劃2.0”工作會議,我校獲批5個基地,其中物理學院作為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的建設學院之一,在課程體系、資源配置、科研實踐等方面統籌謀劃,著力探索培養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物理學拔尖人才的北航模式。物理學院在拔尖計劃基地建設中不斷完善和提升物理學拔尖人才培養的質量,努力打造具有北航物理特色的物理學拔尖人才培養新模式。

探索科創育人新模式。搭建高水平科創平臺,通過豐富的科研項目、科創競賽,實戰淬煉學生能力。學院學子在第十六屆、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競賽中兩次獲得特等獎,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并在“互聯網+”大賽等大型賽事中獲得多項獎勵;多名學生獲得學校“五四獎章”、“沈元獎章”等榮譽,成為表率榜樣。學院持續深化科創育人模式,強化與全球頂尖學府及研究機構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杰出人才與資源,為科研創新和培育人才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開展有組織科研,持續提升科研能力

開展有組織的自由探索。開展有組織科研,面向物理學科國際前沿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建成理論物理、實驗物理、應用物理、醫學物理四大方向團隊。國際頂級期刊《Nature》2024年刊發北航的第一篇文章來自物理學院量子磁性與拓撲物理研究團隊,其研究成果獲得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并受到央視媒體的報道。研究成果有望為極低溫固態制冷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運用于對極低溫有重要需求的研究領域,緩解當前面臨的全球氦資源短缺的問題。

建成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2022年6月,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正式成立。拓展雙方在理論物理等前沿領域的研究,提升北航物理學科的基礎研究實力,為培養更多優秀科學家和工程師奠定堅實基礎。中心成立以來,建設成果斐然,開展彭桓武論壇24次;發表中心署名SCI文章29篇(含4篇PRL,2篇Nature),舉辦“軟物質前沿”“奇特強子態研究熱點問題”“PandaX合作組春季會議”“柏彥交叉論壇”等系列學術活動。

北航物理學院將不斷加強學院黨的領導,堅守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提升戰略視野,緊抓學科建設與教育教學改革,構筑開放學術生態,融合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孕育有影響力的新成果,致力于培育領軍領導人才,為推動北航加快建設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開啟發展新篇章!

(供稿:物理學院)

(審核:李廣超)

編輯:馬文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