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北京滅門案 人類心靈的脆弱

2009/11/30 10:35:55

  北京李磊弒父殺妻滅子慘案,殘忍殺害自己的父母、妻子、妹妹、兩個孩子。 世人皆問,“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如何殘忍暴行,虎毒尚不食子,如何狠毒于心何忍?人性無存,天理何在?什么樣的動機產生如何邪惡的殺傷力?不以惡魔附體不足以釋其由?前兩天,自從看到北京滅門案新聞后,一直關注案情的進展,今天,剛看到新聞疑犯交代動機源于家庭積怨的爆發。可悲、可恨、可嘆!并引發我們對這人倫悲劇沉重的思考。我們身邊隱藏著多少心靈的殺手,多少最親密的敵人?

  歷年來公開的“滅門案”,罪犯“滅門”的手段都及其殘忍:兇手大都選擇使用“冷兇器”為殺人工具,他們的犯罪心理定位非常明確,那就是絕不留活口!這些“滅門案”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兇手們亡命徒式的低智商殺戮。在近年發生的這些“滅門案”中,大部分兇手都未經過較為“專業”的周密策劃和布局,往往都是隨機而動,在血濺門庭之后逃之夭夭,而不在乎身后留下了多少“線索”,北京滅門案亦是如此。

  

  看了以上案犯交代的犯罪動機,撇開有其他動機的可能性不談,作為職業的敏感,我不能不提有關“沖突、情緒”等字眼。新聞描述李磊年少時好斗,社會背景復雜,可觀其性格一角,很多負面的情緒的產生往往來源于沖突,處事價值觀的沖突,特別是一個不善于處理現實沖突和疏解自己內在情緒的人往往就容易造成情緒的積壓,在比較內向的人尤其明顯,情緒的壓抑就像收集點券,收集到一定的量就要兌換獎品,而這個獎品的兌換往往就是體現在事件沖突的加強,情緒的積壓過程就燒開水,不斷的加溫而最終沸騰甚至沖開鍋蓋。

  用通俗的語言來表達可以這樣理解,在心理內在比較自我的人往往比較難認同他人世界的價值觀,而案犯應屬這種類型,這種內在的心理地位往往是從小就開始形成的,而他提到的從小父母對他的管教非常嚴厲,結婚后妻子在家里又過于爭強好勝,可以造成他內在自我在環境的“施壓”下受到認可的機會很少,在內在的自我沒收到認可的時候,是無法真正認同他人的。加上性格內向,溝通能力缺失,對很多沖突的失利往往采用了“隱忍”,這種“忍”可見是一種被動的“忍”,而非良性主動性的“忍”。同時,這種長期的隱忍也伴隨著一種自我漠視的負面能量的同時增長,漠視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漠視現實,漠視他人生命。然而,他內在這種自我并不會消失,原屬于生命自我本能的“天使”慢慢墮落逆反,轉化成“小惡魔”,這小惡魔潛伏在心靈的深處,通過憤怒、怨恨負面情緒的滋養不斷長大,最終惡魔現身,造成慘劇。案犯自己描述這種殺人的念頭由來已久,現實中沖突的加劇讓這個情緒惡魔蠢蠢欲動,必然,在一個大事件下的誘引下現身行兇,這個事件是否是傳說中為了家里600萬拆遷款使用分配的問題,我們還不可而知。然,事件只是事件本身,一切讓情緒主宰了。

  在描述心靈惡魔不由讓我想起一部電視劇“仙劍奇俠”里面描述的,其劇中最大惡魔的形成源于人的邪念,而邪念通過吸收人的負面情緒如憂傷、怨恨等等得以滋長,而最大的負面能量就是憤怒。人之人之間互動中的負面情緒積壓猶如幾代世仇的積累,說不清楚摸不到卻反面力量極大,不化解的話就危機重重。在一個家庭里面,良性的互動能量場如果停止流動,就像管道堵塞,疏通不良,最終不是分裂就是內耗,惡臭彌漫,苦不堪言。這就是所謂的家庭動力。

  側觀另一起廣州16歲少年家庭滅門案,從案后少年無一絲悔意的冷漠冷血態度,可見心靈惡魔的可怕性。至于為何要殺父母,他告訴記者,原因有兩條:一條是因為父母常年呵斥他,“他們很煩,經常罵我,用很惡毒的詞語”,常常讓進入青春期的濤濤覺得很沒有面子和自尊;而另一條理由是,“父母每天都會管束干涉我的行為,讓我覺得被人束縛著,如果不殺死他們,我就無法向前發展”。事后重傷的父親說“兒子下手沒半點猶豫”,殺了母親后,在砍傷了父親的脖子后,見父親拔腿要跑,濤濤還拽住父親說了句‘你聽我解釋’,但另一只手上拿著的菜刀卻劈頭蓋臉地砸下來。”他還說:“后悔和孩子的交流實在太少,對孩子的了解實在太少,少得幾乎可以說是零……這是永遠無法彌補的痛楚。”是的,太晚了。

  這種內在的自我壓抑最終的井噴口有時候并非僅僅是暴力這種方式,這源于這個內在自我的心理地位的不同,心理惡魔現身的方式就不同。心理地位(也可以理解為心理態度,就是你對人際中選擇的應對心理態度)是描述孩子于最早期時對自己、他人、世界的信念或結論。根據三種心理地位的不同有以下幾種比較不良的表現,有些是悲傷、恐怖、憂愁、罪惡感、逃避~~極端的時候就是自殺,有些是糊里糊涂過自己 、不相信別人、失落、絕望、失望、沒法開心 、走進死胡同~~極端的時候就是自暴自棄、發瘋。還有就是本文說的自我確立 、不聽別人的意見、憤怒、焦躁、著急 、排除(斗爭)~~極端的時候暴力、殺人 。

  我經常在培訓的時候會設計一個互動的練習,讓大家快速能用情緒到感應自己的主導心理地位,這里對幾種心理地位做個簡單的描述。

  由兩個相對立的狀態(我和你)可得出以下四種不同不心理地位(“好”可以其他性格物質或行動替換,如我很大方,我是聰明的,或你不能信任別人等等):

  1、我好,你也好:這種地位是“健康”的,又稱“贏家”的地位,如能符合實際,這也是最建設性的地位,亦即冶療所追求的目標。人是在最早的經驗中得到這種地位,一旦錯失,便得在往后生命中辛苦學習,而且這不是單靠意志力不可以得到的。身處這種地位中,有時也會產生一些和其他地位相仿的感覺,基本上,你認為自己與他人都是有價值的,你也能使用生命中的各種機會。

  2.我好,你不好:這是“傲慢”與投射的心理地位。選擇這種心理地位的人,就是那些被出賣、迫害,并因此反過來出賣或迫害他人的人。從臨床的觀點來看,就是屬于妄想型,其行為偏向“擺脫”別人,例如:向別人挑釁、將自己的不幸怪罪到他人頭上、吹毛求疵、自大(不論他人是否樂意接受,皆視幫助他人為自己責任)等;最極端的情形,可能是殺人。

  3.我不好,你好:這是個以自己為破壞對象的心理地位。采用這種地位的人在面對別人時會感到無力、退縮。從臨床的觀點來看,就是憂郁,在最極端的情況下,也會導致自殺常以“如果— —就好了”或是“真真應該— —”來表達。

  4.我不好,你不好:這可稱為沒有意義的地位,使那些對生命失去興趣的人,或是對自己與他人的價值、潛能失去信心的人所采取的地位。這類人身上可能同現精神分裂的人格傾向,殺人或自殺都有可能。

  信念的形成是來自人對于擁有某種心理地位的“饑渴”或是生、心理的需要。一旦得到一個基本地位后,往后一生中的思想、感覺與態度都會受到其影響。我們會加強這個已選定的地位,用它來維持自己所創造出來的世界。逐漸的,再根據自己所選定的地位展出對生活計劃的腳本,然后……人們便由公主或王子變成青蛙了。就像戴上了一副眼鏡之后,便終生戴著,人們所看到的每件事都得透過這副特別選定的眼鏡。

  我曾經在課堂上問,想自殺的人舉手,一看沒人舉手,又問曾經有過自殺念頭的人請舉手,一看,手掌一片。很奇怪嗎?也許,我們都該看看,心靈深處是否也有一個小惡魔? 你是否就是一個殘酷的心靈殺手,你是否就是你親人旁邊最親密的敵人?

  人不能用一樣的自己,得到不一樣的明天。別讓自己只浸泡在壓力裡,回到現在:現在我可以做什麼?對人際中選擇的應對態度上,請學會尊重別人的處事價值觀。是的,不懂是需要學的!

  PS:有心事請學會解決,請別把心理問題看得很神秘,好像離自己很遠,其實把他看做是一種生活基本技能,跟其他我們每天要學習的東西沒什么兩樣。

  嘆:誰禁錮了你的靈魂? 心靈惡魔,誰能解除了你的封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