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機構種類比較繁多,消費者能夠多多的擦亮眼睛,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斷和選擇留學機構,在選擇留學機構上有幾點值得注意:現在整個留學行業,屬于魚龍混雜的情況特別嚴重,大家都知道商業機構都了解什么是消費者所關注的問題,留學行業的消費者關注的是海外的大學,所以有些留學機構會打著海外大學的旗號來參展,我今天也看到有相當一部分打著大學名義的參展商他們實際上不是真正的大學代表,他們可能是一些留學服務機構也可能是很小的皮包公司,兩三個人拿到學校的代理權就過來招生,還有一些是中外合作辦學。
對于學生來說能夠學到知識,順利出國是他們最終的目的,但是對負責任的機構來說,讓學生能夠少走彎路是我們的初衷,希望同學們能夠在這些龐雜的信息當中分辨出哪些機構能夠讓你付出的成本是最低的,一方面是通過識別留學機構的合法性,看它是不是有教育部頒發的資質認證,資質認證是否真實,也需要大家能夠有一個判斷,通常來講比較正規的大型留學服務機構它應該有自己的網站,這個網站的信息量會很大,它也會有關于這家留學機構合法資質的一個頻道,點進去可以看到所有關于法律方面的信息,大家也可以到涉外監管網或是一些教育部的網站,可以查找這家機構是不是合法。
另一個方面這家機構提供服務的收費情況,大家一定要注意凡是收費比較高的或者是超出你的想象和預期的留學機構,我希望大家都能在腦子里打個問號,需要了解它說的服務費涵蓋了哪些方面,因為教育行業很難去量化它的服務,比如說在某一項服務上具體是多少錢,有時候完全是靠他們對消費者博取一些信賴來衡量服務的價值和成本,這時候就需要消費者對服務機構所提供的這些咨詢信息,有理性的判斷,要確保信息是真實的,提供的服務也是實打實看得見的,通過眼見為實來判斷它的服務價值是否真正符合你的消費能力,其三是要貨比三家,不管你多么信賴一家機構,我還是建議大家能夠多走幾家,因為有時候一個顧問對一個國家或者對一個產品的介紹往往是偏主觀的,消費者這時候容易被銷售人員所引導,如果你咨詢的機構數量越多,你的判斷就會越趨于理性,這就是積累經驗越多,大家越了解留學的一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