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招生代理網陸續接到各地考生的電話,查詢自己是否被學校錄取。目前各地招生工作的展開,低分考生處于考察選擇學校的關鍵階段,尤其是一些低分考生(高考分數在100分-300分之間的)接到多份高校錄取通知書,但是這些學校考生卻沒有填寫志愿。
低分考生成了“搶手貨”,但是考生和家長要注意,錄取的多為成考、自考性質。
每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期間,一些非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形式的辦學機構也在組織生源,如自學考試助考班、成人高考考前輔導班、網絡教育學院、國際合作辦學機構等紛紛給考生發放錄取通知書。所以,一些考生除了會接到普通高校招生錄取通知書外,還可能接到成人高校錄取通知書、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考班錄取通知書,以及個別高校非學歷教育的錄取通知書和假錄取通知書。
其實,網絡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入學門檻較低,不需參加普通高考就可以就讀。但這類院校的學歷在求職時并不一定被用人單位認可,一些自考學校都采取“寬進嚴出”的政策,雖然低分可以入學,但要想拿到畢業證卻并非易事。
對此,有關人士也透露,一些考生接到的各種學校的錄取電話,多半是一些中介機構打的,比如冒校的招生代理等,他們承辦一些高校成考、自考、函授的工作,并不是正規的普通高校。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所謂的通知書可能是騙子詐騙的一種方式。在招生詐騙活動中,有的通過非法交易手段或利用各種關系獲取、探聽考生信息,之后便私印制相應院校的錄取通知書;有的通過地下渠道購買一些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填寫后郵寄給落選考生。詐騙過程中,他們故意混淆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網絡教育與普通高校招生的區別,蒙騙考生。另外,他們還冒充高校招生人員,或者謊稱自己是院校招生代理,聲稱“低分高錄”,有辦法讓不夠一本分數線的考生進一本院校。以“定向招生”“自主招生”“單招”誘騙,甚至揚言錄取不用網上操作,直接把檔案交給他們,再交幾萬元錢,一切都可以“搞定”。等到考生發現被騙為時已晚。
三步辨明高校錄取通知書真偽
招考部門提醒考生和家長,要注意甄別錄取通知書的真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第一步:查錄取真偽。考生接到錄取通知書后應先通過當地招生考試部門公布的聲訊熱線、招生網站等方式,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如查詢到的信息與錄取通知書一致(包括錄取學校名稱、專業和層次等),則該通知書是真實可信的。此外,家長和考生也可登錄報考學校網站,查詢學校的新生錄取名單。
第二步:查學校真偽。根據規定,考生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必須是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學校學歷教育資格并且當年在當地招生的學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招生院校、招生計劃等信息已通過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向社會公布。經教育部批準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民辦高校名單及招生計劃,陽光高考信息平臺也可查詢。
第三步:查學籍真偽。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學籍學歷注冊管理規定,新生入學后要和省級招生機構進行信息核對,核對無誤后,考生可在本校及學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的學籍注冊網上查詢自己是否已取得了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