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案例:殷先生熟人合作關系,沒打聽招生學校是否有委托招生的協議書
合作招生竟是一場騙局
“說是9月份能報上名的,現在沒消息了,叫我怎么向我招的那些學生交代,真是氣死人了!”9月28日,殷先生在鄞州石碶派出所向記者陳述起了自己被騙的經歷。
殷先生是舟山某船務有限公司勞務中介部門的負責人,去年4月,他認識了在鄞州開船務公司的吳某。吳某告訴殷先生其正在幫廈門集美某大學的航海專業招學員,叫殷先生一起做這筆生意。
“他告訴我,他在那個大學有內部關系,只要學生報名成功,兩年后就能拿到大專文憑,而且平時不用上課。”殷先生說,從去年4月份開始,他幫助吳某以此打廣告招學員,到今年2月止,一共招收了26名學生,每名學生收取押金7000元。
今年7月26日,殷先生將182000元錢交給了吳某,之后吳某的電話便停機了。急紅了眼的殷先生趕到廈門集美的那所學校,這才得知學校根本就沒有委托過中介招人,他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不上學拿文憑 上了“關系”的當
“吳某的中介公司是去年12月份才剛剛注冊的,此案發生后吳某就潛逃了,現在我們警方正在全力找他。”辦理此案的石碶派出所刑偵中隊副中隊長王劍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典型的招生詐騙案,現在許多人都以為只要肯花錢就能上好學校,這種心理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記者專門采訪了這次詐騙案中的一個受害者老王。老王今年40歲,跑了十幾年的船,可以說老王對船上各項工作都非常精通。一直以來他都想考三管輪(一種船員職務),可惜自己只有中學文憑,所以老王就到處打聽,希望可以拿到航海專業的大專文憑。
朋友向老王介紹,在殷先生處花上萬把元錢等個兩年就能夠拿到航海專業大專文憑。“我當時一聽心就熱了,而且他們說這是學校正規委托的,有關系、有門路,我聽了更加深信不疑。誰知道他們竟然是騙子!”老王懊悔不已。
王劍說,吳某的詐騙計謀之所以屢屢得手就是抓住了人們熱切希望得到文憑的心理,而且吳某故意突出了有內部關系,使很多人真以為用錢就能夠買到文憑。一些人明知可能有假,也要去試一試,寄希望于“天上掉餡餅”。許多人上當,其實就是上了所謂“關系”的當。
案例分析
殷先生過失
1. 殷先生認識吳某時間不長,輕信了他的說辭。
2. 沒有去招生學校核實信息(即時是熟人也要看他的招生協議書,委托招生書)
學生過失
1. 學生拿文憑心切
2. 輕信內部關系
防騙謹記:招生信息從正規渠道獲取
記者從市公安局了解到,近年來招生詐騙的案件屢有發生,從各類數據來看,人際傳播是學員被騙的主要途徑。在此類案件中,大多數人都是通過熟人、朋友介紹而受騙的。另外還有個別重大案件,犯罪分子通過發展下線、有償招生的方式進行詐騙,騙取錢財后再以各種理由推托辦理入學手續。
如今,網上“招攬生意”成為招生詐騙的新特點,一些騙子以合作辦學的名義,在網絡上發布招生信息和廣告,這類案件涉案人數多,對社會造成的影響較大。
還有的學校對合作辦學缺乏管理,把教學設施、場地等出租給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騙子利用此假稱受學校委托,引誘學員上當。
其次,學員不應該存有僥幸心理,不要相信“走關系”、熟人“牽線搭橋”能辦成事。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入學,如果是正規辦學,交學費會有正式的發票,所以學員一定不要輕易“交錢”。
另外,應該事先做好調查工作,辨清所上學校的性質,及時跟學校招生辦聯系求證,必要時可到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查詢,或親自去學校了解情況,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