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可以是兩三年,也可以是5秒種。
美國內申大學、美國休斯頓大學、美國理工大學、美國加州管理大學、美國亞伯拉罕·林肯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學院……聽起來,這些大學還蠻像回事似的。如果到網上一查,還真有。
但,所有這一切都只是假相,是引人上鉤的一個噱頭。
瘋狂的假證市場讓讀大學成為一件簡單、輕松,甚至是“享受”的事。只要愿買,只要掏錢,不必跋山涉水,不必遠渡重洋,就可一切如愿:可以是國內名校,更可以是國外名校。
北京檢察機關的一份數據顯示,在今年1月—5月份受理利用國外MBA假學歷實施的詐騙犯罪案件中,被害人分布全國各地,人數多達339人,涉案的被害人中,八成是企業的副總經理以上級別的高管人員。
一張小小的MBA文憑,承載了太多需求。是炫耀,是公關,是階梯,是財富……更何況,自己手中的還是一張美國大學文憑!如果說“克萊登大學”在《圍城》里僅僅是“驚鴻一瞥”,那么,今天的“克萊登大學”則是登堂入室,改朝換代了。
移花接木釣魚網站設套
通過一家名為“美國認證協會”的組織在美國辦理了一個叫“America Technology University”(翻譯成中文是“美國科技大學”)的公司,之后又花錢通過對方開設了以這所“大學”為名的一個美國語音錄音電話以及一個以“-edu”結尾的美國假網站(正規的美國高校網站的域名最后應為“.edu”),犯罪嫌疑人李某就開始以“美國科技大學”的名義在中國國內進行MBA招生詐騙。
“可以招收美國理工大學MBA碩士,可拿到學位,而且是國際承認的,還可以辦理國內的認證……”2010年5月,被害人楊某收到這樣一封郵件,并通過郵件給出學校網址登陸互聯網,看到學校的網頁后就相信了,便支付報名費和學費近8萬元。
“在互聯網上仿高校網站制作一個山寨網站,在其網站上及其他網站發布宣傳招生信息,之后再仿照教育部學歷認證中心網站制作另一個山寨網站,進而對自己頒發的學歷證書進行認證。”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偵查監督二處饒明黨揭開了其中的緣由。
現在的“野雞大學”早已從文憑作坊發展為系列文憑工廠。先設立教育咨詢類的公司,再以公司名義招聘員工,分別負責招生、培訓、論文答辯、頒發學位、學歷認證等多個環節,各環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在MBA招生環節,又多以公司為國外大學在國內設立的辦事處,或公司與國外大學合作辦學的名義招生,并承諾辦理的學歷及學位證書經過國際認證,也可以辦理國內認證,但實際上,被害人獲得的學歷學位證書只是嫌疑人自己偽造的,也不可能得到國家的承認。”饒明黨介紹,美國的教育制度、教育水平比較發達,在國內也普遍能夠得到認可,犯罪嫌疑人頒發美國大學的學歷學位更容易獲得被害人信任。
有的犯罪嫌疑人編造美國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大學,也有的犯罪嫌疑人冒用美國一些名校的名義進行詐騙。于是,美國瑞恩斯大學、美國斯特夫大學、加利福尼亞美洲大學、美國協和大學、美國森坦納瑞大學、美國美聯大學、美國普萊斯頓大學等都成為一個又一個“克萊登大學”的翻版。
數據顯示,從2011年1月到5月間,已有200多名企業高管被這些所謂的“美國大學”騙取近800萬元。
瞞天過海中介“亂來”
近日,北京的王先生收到一條關于澳門城市大學內地招收MBA在職班的招生短信,稱9月在清華大學開課,可免試入學。王先生隨即撥通這家機構的電話,“確實不用考試,只要您是大專以上學歷再加上3年—5年的工作經驗就可以。”招生負責人介紹道:“學費四萬兩千八,最后獲得教育部承認的學位證書,教育部的批文我隨后可以發給您看,絕對放心。”
王先生告訴記者,對方稱不用考外語,學制兩年,每兩個月上一次課,每次三天,最后用一周去澳門答辯,通過率99%以上。記者撥通了招生咨詢電話說明疑問,對方堅稱:保證沒有問題。記者登陸教育部網站,仔細查看相關文件公告后發現,在《關于內地教育行政部門承認內地學生所獲港澳高校學歷、學位證書的公告(2008年5月)》里面,教育部確實承認澳門城市大學。
記者在網上進行搜索發現,僅北京就有十幾個機構在代理該MBA在職班的招生,上課地點多半聲稱在清華大學。但據記者調查,上課地點其實都在與清華大學只有一墻之隔的清華園賓館及寫字樓內,內地班租用其會議廳作為教室常年使用。
記者隨即聯系了澳門城市大學MBA內地招生負責人。聽完相關情況介紹后,對方稱:“我們知道最近有很多此類的機構,澳門城市大學也確實和這些機構合辦過此類課程,也頒發畢業證書,但此證書與全日制的畢業證書有一個不同點,我們會在末尾用中文明確注明:教育部不承認此學歷具有碩士同等學歷。”
“在中國,這種文憑工廠制造的大學MBA帽子已經戴在了不少中國大公司高管的頭上。”一位業內人士說,“別看這些野雞大學的文憑含金量不高,但生意卻非常紅火,許多企業主都熱衷于花個幾萬元錢拿一個這樣的國際文憑,因為這樣不但說出去有面子,還可以通過上課認識許多朋友,而這對于中介公司來說,也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故弄玄虛招生設檻
“我們會搜集一些企業負責人的信息,有針對性地給他們打電話或者發短信,介紹我們學校的情況,強調學校和學歷都是真的,并且故意問一些問題看他們夠不夠報名資格。”這是一個專職招生的犯罪嫌疑人交待的MBA行騙手法。
“MBA應具備的條件之一:取得碩士學位并擔任管理工作,取得研究生課程班證書、7年以上中高層管理工作經驗,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擔任3年以上中高層管理職位。”這樣幾句話,給人的印象就是:這顯然不是隨隨便便招生的一所學校。
饒明黨說,犯罪嫌疑人設立的學位都是工商管理專業的碩士或博士學位,同時嫌疑人還收取高額的報名費、培訓費,這些費用少則2萬,多則19萬,因而對管理專業感興趣并能夠支付高額費用的一般為企業高管人員。涉案的被害人中,80%以上的被害人都是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而在“美國理工大學學員企業家名錄”中涉及的30位被害人中,包括董事長11人、總經理14人、副總經理1人、副總裁1人、常務副總經理1人、執行董事1人、執行總裁1人。這些高管所在的單位既有世界知名品牌的駐北京代表處,也有大的投資公司、顧問公司、證券公司以及房地產企業、大型酒店及研究所等。
饒明黨表示,學歷的獲得往往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而這些時間卻是高管人員所不能付出的。當初,他們當中的一些人還信以為真,以為不用脫產花十幾萬元學費拿到一個洋學歷,還是很合算的,從而為宣稱“短期內能迅速獲得學歷”的詐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利用國外學歷實施的詐騙作為一種新型的犯罪行為。”饒明黨建議,市民應強化防騙意識,辨別學歷詐騙的方法。比如可以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查詢該國外學歷是否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申請受理范圍之內,若不在則屬違法;具有留學中介的企業、公司在教育部涉外監管處的網站可查詢,否則均為違法機構,沒有代理外國大學在國內招生、代為培訓及頒發學位證書的資質。(本報記者 靳曉燕 楊 亮 本報見習記者 邱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