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狀元種菜成千萬富翁 碩士月薪2500 海歸報考居委會

2012/12/14 13:28:40

創實業

農場蔬菜直供北京,29歲的他讓村民開了眼

大片的蔬菜大棚、成群的雞鴨、滿圈的豬崽……這是一個集蔬菜、花木、水果等種植和家禽養殖為一體的現代高效農業工廠。但在一年多前,這里僅是一片普通的稻田。

這片現代農場,是2011年3月由范縣付金堤村郭可江創辦的專業合作社。除了蔬菜大棚和養豬場,郭可江還培植景觀樹和櫻桃、蘋果、梨等果樹2000多棵。他還在自己的農場里推廣“豬—沼—菜”、“豬—沼—果”等生態循環模式。他的種地模式讓祖輩務農的村民開了眼。

據了解,郭可江在北京海淀、豐臺、朝陽等地區設立了四個有機蔬菜銷售點,農產品直接用貨車送到銷售點,不愁銷路。他還在北京注冊開通了網站,創立自己的“老家菜園”品牌,還請《西游記》中沙僧的扮演者擔任形象代言人。

如今,這個年僅29歲的小伙子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千萬富翁。

寫傳奇

當年高考一舉成名,回鄉種菜再次轟動

郭可江的父母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雖然家境不富裕,仍堅持將三個子女送進學校。郭可江上高二時,父親不幸因病去世,家里頓時沒了頂梁柱。郭可江多次要求退學,但都遭到母親反對。“家里就指著可江上學出個名堂,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出來啊!”郭可江的母親說。

郭可江沒有辜負母親的希望。2004年,他以全縣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中央財經大學,成了縣里的名人。

2008年,上了四年大學的郭可江畢業了,進入興業銀行做了一名理財規劃師,平時還做股票操盤手。工作三年后,郭可江突然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吃驚的選擇——回老家種地。

“我這一輩子奔的就是盼望他能跳出農村,到城市生活,他突然說要回老家種地,我當然不同意了!”郭可江的母親對兒子的決定十分不理解,但因兒子的堅持,只好無奈地同意。

“回到老家后,村里說啥的都有,反正都是不理解。”郭可江回憶說,“不管大家怎么說吧,我有想法了我就要堅持干下去。”

談心結

“生產安全放心的蔬菜難道很難嗎?”

“生產安全放心的蔬菜難道很難嗎?”談起為何突然放棄在北京的工作,郭可江告訴記者,大學期間經常有媒體報道“毒豆芽”、“毒雞蛋”等食品安全事件,他感覺到生產安全蔬菜有巨大的市場,也因為自己在大學期間曾得到在京范縣老鄉的資助,他產生了回鄉創業帶富家鄉的想法。

郭可江學的是行政管理專業,對蔬菜的生產技術了解不夠,他專門到山東壽光聘請了兩名農技專家來指導種植蔬菜。通過借錢貸款等方式,郭可江在農場里的投入越來越大,如今他的農場已經超過1000畝,年產蔬菜400噸,還建成了垂釣園、游泳池、餐飲娛樂中心,搞起了生態農業觀光園。一年多的艱苦創業讓郭可江生出了不少白頭發,但他覺得很值得。

“我們種了一輩子地,沒見過這樣種地的,不打農藥不撒化肥,只上農家肥,種出來的蔬菜瓜果質量好,銷路也好。”郭可江所在的付金堤村村民們說,“這孩子有想法,敢想敢干,我們也愿意跟他干。”

如今,郭可江的農場有150名村民上班,種地上班兩不誤,大幅提高了收入。而郭可江的蔬菜每賣出一箱,他都會從中抽出一元錢,資助在校貧困學生,這在當地也被傳為佳話。

  4600人報名 哈市錄取比例約為7:1 80后女海歸 爭當“居委會大媽”

  在大家印象里,社區干部一般都是老大媽,與大學生的形象格格不入。今天是哈爾濱市招聘社區專職工作者的最后一天,三天來各區報名現場異常火爆。據民政部門初步統計,此次一共有4627人經初步審核符合條件成功報名,按照全市錄取648名計算,崗位競爭比例達到近7:1,鐵飯碗由于工作穩定,還交保險,受到了廣大求職者的追捧,其中不乏海歸碩士。

  畢業于英國皇家農業大學的80后女生邱某曾在多家企業做過翻譯,這次報考主要是看中這份工作的相對穩定性,同時也覺得在最基層服務會收獲榮譽感。

  同樣80后的女生于某2011年畢業于日本筑波大學,在日本一家大企業工作過,薪水也很可觀。今年9月剛剛回國,這次也前來應聘。

  據了解,雖然此次報名年齡要求在40歲以下,但是從報名的4000多名考生中看,接近40歲的應聘者很少,80后甚至90后的考生是報名的主體。最小的應聘者僅為19歲;雖然報考在學歷上只要求大專以上(含大專)文化程度,但是報考者普遍具有本科學歷。同時也有部分雙學位、碩士研究生報名應聘。報名人數最多的南崗區達983人,最少的是松北區,僅為98人。

  據介紹,此次招聘社區專職工作者在哈市尚屬首次,是在哈市社區工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下,由各區民政部門牽頭組織實施,紀檢監察部門全程監督。

碩士北漂

  提及學歷有些羞于啟齒

  徐波是一個溫和而沉默的年輕人,對陌生的來訪者表現出很好的教養和禮貌,但是說到碩士學歷,他顯得有些羞于啟齒,連連表示,當時只是為了租到房子想取得老板的好感才這樣說,“其實學歷根本不值一提,在這里,沒人看這個。”

  徐波租住的是單間,10平方米只能放下一張單人床,一個簡易折疊衣櫥,和一張桌子,“一個月800元,包上網、水電費,每月結賬,不用預付,在二環內這已經很不錯了。”地下室分布著數十個這樣的小房間,有兩個公共盥洗室和衛生間,開著門的時候會聞到一股很明顯的廁所味道。

  徐波的工作單位在西四,從宣武門附近的住處坐公交車大約半小時,他甚至很慶幸租到這里的房子,“市中心租房實在成本太高了,我有同事每天從燕郊跑過來,我這里還不錯。”他碩士畢業后來北京已經漂了兩年,現在在一家規模不大的食品企業做化驗員,“算是穩定下來了,好歹和專業還有點關系。”

  碩士求職

  “熱門專業”反而屢屢碰壁

  徐波今年27歲,來自山東濟南附近農村,在濟南一所大學上的本科和碩士,“當時選的是生物工程專業,前幾年這個學科挺熱的,國際上比較流行,國內也聽說以后要大力發展。”徐波說,“碩士讀得很辛苦,由于新建學科,設備儀器都不到位,那些實驗儀器說明書我們得自己看英文文獻,看了不下幾百篇……”終于熬到畢業,然而真正的挫折才剛開始。

  “我2010年6月畢業,家里沒有任何關系,我在濟南只能靠自己找工作,才發現這個專業的就業范圍很窄。對口工作應該是組培、發酵、制藥之類的崗位,可是招聘的很少,我只好一家一家打電話去問,我打過很多個電話,直接講方言,覺得講方言證明是本地人,可能企業更愿意要。接電話的人聽我講的是方言,態度都不錯,可是后來一聽碩士畢業,就說,小公司,不需要碩士的,簡歷都不需要投了。”

  碰壁很多次之后,徐波的一個師兄建議他去一線大城市碰碰運氣。就這樣,徐波開始了北漂生涯。

  碩士月薪

  2500元起步“拿業績說話”

  到京后,“隨便哪個招聘會,滿眼都是碩士、博士海歸一大堆,比完學歷,還要比學校,比專業,比工作經驗,總之,現在用人單位的招聘門檻太高了,我們這種外地普通大學的碩士生沒有太大競爭力。”由于堅持要找對口的專業,徐波在北京度過了半年近乎流浪的生活。

  就在快變成“赤貧”的時候,徐波找到了現在這家私營食品公司,“做化驗員,基本對口,上完保險之后月薪起步2500元。”讓徐波覺得有些不平衡的是,公司新聘的員工起薪都是2500元,無論本科還是碩士,“人力部負責人說,他們看重的是技術水平和工作態度,要想加薪,就拿業績說話。”

  為了在北京干出點樣子,當然也是為了加薪,這一年,徐波干得很拼命,“從我剛去的空殼化驗室到現在已經正常運轉了,所有的檢測方法、檢測依據我都編成手冊,我加了多少沒工資的班,查了多少資料呀……”

  一個研究生2500元起薪對于徐波來說現在已經能夠欣然接受,“只能調整心理落差,從最低干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