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養人,感化人的過程,讓人懂愛,辨善惡,辨是非。教育育人,為師自重。踏入教育行業,先修其身,行其正。教育的目的使人不斷融入社會,為社會做貢獻,讓人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通過自己的專長來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目前教育行業一片混亂,教育已經成為了一個盈利賺錢的產業,使目前的招生越來越難,教育機構已經喪失了權威性,而有的只是恐懼,可恥。
招生工作需要良知,教育不是盈利的目的。
要改變目前的教育環境,需要每個教育工作者共同做出努力。下面是中國招生代理網對教育界的招生老師提出的六條忠告,讓我們一起捍衛教育界的一片凈土。
一、賺錢要有準則,有原則。
不該賺的錢不要賺,不要違背準則和信譽。不要為了招生欺騙考生,考生考了比我們學校更好的學校就沒有必要游說考生了,畢竟考生的前途重要,錢可以慢慢在賺。如實回答考生提出的每個問題,不要帶有欺騙性質,答應考生的承諾要兌現。
二、遵守教育法規和政策,不與其頂撞。
時刻把握招生準則,遵守招生政策和法規。正當招生,不做假。目前較為猖狂的是一些點招、花錢就能讀一本等這樣的招生宣傳,明顯是做假,違規了招生政策。
三、招生工作宣傳要遵守當地的規則。
招生工作需講究方法,千萬別大肆不恰當的宣傳,從而引起當地教育部門的不滿。如果在當地沒把關系處理好,得罪了當地的教育部門,那么就意味著招生工作宣傳的結束。
四、考生信息要處理及時。
及時處理考生所需信息,及時向招生辦匯報當地情況,提高警覺性及市場洞察能力。時間就是金錢,很多學校以為考生咨詢了有意向后,就不再跟蹤處理了。
五、不要別亂挖別人墻角。
萬事和為貴,講究原則。不要挖別個學校的墻角,如果學生都確定去某個學校了,你還在哪里做工作,學生肯定會把情況告訴相關學校。如果有學生反映別的學校攻擊我們,可以這樣回答: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優勢,我們無需攻擊他們,從這件事看,你就應該知道我們的整體素質要比他們高。你選擇我們是不會錯的。實在有學校找上門找茬,也不要懼怕。
六、要懂得取舍,有失必有得。
我們在做工作的過程中,學生實在不來,我們就得放棄,從新鎖定新的目標。
招生工作是一門有良知的事業,但是目前教育行業混亂的時候,很多人企圖用教育來發財,的確目前中國現階段來看,教育的確是一份大蛋糕,高校的擴招,流水線生產的學生,能指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