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業大學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武書連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河北工業大學2022年國內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河北工業大學排名
排名類型 | 國內排名 |
校友會排名 | 99 |
軟科排名 | 103 |
武書連排名 | 138 |
河北工業大學簡介
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創辦于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是我國最早的培養工業人才的高等學校之一,創辦了全國最早的高校校辦工廠。1929年改稱河北省立工業學院,1995年更名為河北工業大學。學校1996年躋身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118年來,學校始終秉承“興工報國”辦學傳統和“勤慎公忠”校訓精神,形成了“工學并舉”的辦學特色,為國家培養了30多萬名優秀畢業生。近年來,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3個學科領域分別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不斷向前進位。2020年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學校設有21個教學機構,現有62個本科招生專業,其中3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涵蓋工、理、經、管、文、法、藝七大學科門類。擁有1個國家“世界一流學科”、2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河北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4個河北省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項目,7個天津市重點學科。擁有1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1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26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專業學位類別、28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領域。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0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工程,堅持引育并舉,大力實施“元光學者計劃”,不斷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人才隊伍的年齡、學歷、學緣結構進一步優化,匯聚了一批學科領軍人才、青年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現有教職員工27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600余人。
近年來,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需要和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學校依托省市部共建平臺,確立“落地沖高”科研工作思路,集聚區域辦學資源,學校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在內的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54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成就獎、河北省科技突出貢獻獎等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學校“十三五”期間,主持國家重大重點項目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0余項,授權專利2700余項,獲批國家首批知識產權試點高校,位列中國高校專利100強第70位。首顆“元光號”小衛星搭乘長征八號運載火箭成功飛天并在軌運行。高性能機器人觸覺傳感智能系統入選2020年“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單。學校年科技經費3億元,百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是河北省內獲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最多的高校,也是河北省十大優秀發明創造單位。
學校注重國際交流合作,現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合作辦學新格局。目前,學校已與60余所國外高校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合作培養覆蓋本科到博士各層次。學校在芬蘭拉彭蘭塔市與拉彭蘭塔理工大學合作共建“河北工業大學芬蘭校區”,與世界知名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共建“河北工業大學亞利桑那工業學院”。學校現有在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近千人,留學生290余人。
當前,省市部共建為學校搭建了新的發展平臺,國家“雙一流”建設讓學校的發展邁進了“新時代”、踏上了新征程,學校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今天的河北工業大學,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堅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學校綜合改革,大力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貢獻河北工業大學的智慧和力量。
更多內容,請查看 河北工業大學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大學排名”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