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廣播電視學 專業代碼:050302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廣播電視學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傳播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編導、播音、節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在廣播電臺、電視臺等進行采訪、編輯、節目主持與策劃等。例如:電視臺綜藝節目的主持,電視專題與節目的策劃,新聞、娛樂熱點的采訪與報道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立足于新聞傳播學的內在規律,著眼于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和未來前景,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廣博的文化知識、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寬闊的國際視野和嫻熟的專業技能,能夠在廣播電視機構以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拍攝、編輯、主持、策劃、管理等工作的廣播電視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新聞學、傳播學以及廣播電視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廣播電視新聞采、寫、編、評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廣播電視工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新聞學、傳播學以及廣播電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熟悉與新聞傳播有關的方針、政策、法規與倫理知識;
3.具有較強的溝通與協作能力,掌握廣播電視傳播的方法,具備采訪、寫作、攝錄、編輯、評論、現場報道與主持、節目策劃等專業能力,熟悉的廣播電視節目采制技術;
4.具有良好的新聞敏感和視聽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口語表達能力、鏡前表現能力、聲畫組合等方面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和使用傳播新技術的能力,熟悉新媒體傳播業務,了解世界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動態,具有國際視野和前瞻意識;
6.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熟悉文獻檢索、數據庫應用等基本方法,掌握基礎的調查統計方法。
主干學科:新聞傳播學。
核心課程:新聞學理論、傳播學理論、中外新聞傳播史、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報道、廣播電視寫作、電視攝像、廣播電視編輯、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廣播電視經營管理、新聞評論。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校內實踐教學、媒體實習等。
1.校內實踐教學
主要包括:(1)獨立的實驗課程,圍繞廣播電視采制流程開設獨立的訓練課程;(2)課程設計中的實踐環節,即將理論講授與作業訓練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2.媒體實習
學生通過在媒體實習,參與廣播電視節目策劃、采訪、拍攝(錄制)、編輯、報道、合成等環節的具體工作。實習分為低年級階段的短期認知實習和高年級階段的媒體實習,實習時間不少于20周。
主要專業實驗:圍繞廣播電視新聞業務各環節,觀照全媒體信息傳播形態,開展多種以視音頻為主要表達形態的創作實驗,包括視音頻采集、數字攝影攝像、暗房技術、燈光處理、非線性編輯、播音與主持、節目播控、節目形態與策劃、多媒體制作、數字媒體實驗等,引導學生更好地將先進的新聞傳播理念融入實踐。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學習內容
廣播電視概論、廣播電視技術基礎、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廣播電視編輯、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電視專題與電視欄目、電視攝像技術、廣播電視史、廣播電視法規與廣電職業道德、視聽語言、影視藝術概論。
主要科目
《廣播電視概論》、《廣播電視技術基礎》、《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廣播電視編輯》、《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電視專題與電視欄目》、《電視攝像技術》、《廣播電視史》、《廣播電視法規與廣電職業道德》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財經新聞、電視攝影、影視編導、播音與主持、新媒體傳播、國際新聞傳播、影視多媒體技術。
就業前景
廣播電視學專業就業前景:
中國傳媒在未來數十年內將繼續呈蓬勃發展之勢,電視與報刊、廣播等媒體相比具有一定優勢,傳統媒體雖然受到因特網的強勁挑戰,但未來的傳媒業不可能讓某一模式獨占鰲頭。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業充分依托和整合學院優勢資源,擁有一批具有廣電新聞和網絡新聞從業經驗、高學歷的師資力量;在辦學理念、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色優勢。
廣播電視新聞業仍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傳媒在未來數十年內將繼續呈蓬勃發展之勢,其中,電視較之報刊、廣播等媒體仍然優勢明顯,雖然即將迎來因特網的強勁挑戰,但未來的傳媒業,不可能讓某一模式獨占鰲頭。受過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編導、播音、節目主持等方面基本訓練,具有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編輯、采訪、管理等基本能力的專門人才將大受歡迎。
就業崗位
電視臺、廣播電臺:節目主持、節目策劃、新聞采訪、新聞編輯、現場報道。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