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現有數據智能與軟件工程、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智能計算與數據挖掘、網絡計算與物聯網應用四個研究團隊,分別建有模式識別與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高性能計算實驗室、農牧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實驗室和通信與物聯網實驗室,其中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實驗室為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學院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博碩士生導師1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0人,具有海外經歷的教師32人,現有在校本科生1735人,研究生103人。
學院現有農業信息技術二級學科博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子信息(計算機技術方向)工程碩士點;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4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院近5年承擔包括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科研項目60余項;科研經費1700余萬元;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發表SCI、EI、中文核心學術論文共200余篇。
(0812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一、培養目標與要求
培養適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的、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嚴謹科學態度和敬業精神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才。針對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特點與學校學科優勢,本學位授權點將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農業科學、生命科學等多種學科有機融合,開展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和現代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探索農牧業領域中信息的獲取、有效組織形式和處理技術,解決農牧業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相關問題。本學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應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本學科實驗方法和技能,且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就業方向
可在高新技術產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等從事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大數據、農業信息化等的教學、系統分析、設計、開發、研究等工作。
三、授予學位:工學碩士學位
(085404)計算機技術
一、培養目標與要求
計算機技術碩士的培養目標是針對區域經濟發展對計算機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以農牧業信息處理能力為特色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計算機工程技術人才和計算機工程管理人才。
具體要求為: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服務國家和人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2.掌握計算機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在計算機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
二、就業方向
可在互聯網IT公司、電商企業、大型通信企業、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等從事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大數據、農業信息化等系統的設計、開發、研究等工作。
三、授予學位: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