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自1963年開創自治區研究生教育先河以來,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8年基礎獸醫學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獸醫學一級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被確定為自治區重點學科,2009年獸醫學科被國家人事部批準為博士后流動站;后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的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三個學科均具有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另有獸醫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科研平臺功能齊全、儀器設備先進,擁有動物醫學國家級實驗示范中心、農業農村部動物疾病臨床診療技術重點實驗室、內蒙古自治區基礎獸醫學重點實驗室、動物胚胎與發育工程自治區高等教育重點實驗室,內蒙古農業大學家畜種質資源與胚胎工程技術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平臺,科研區面積達12000㎡。
(090601)基礎獸醫學
基礎獸醫學科是內蒙古農業大學最早的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較早的博士學位授權點,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學科。2007年學科所屬基礎獸醫學實驗室被批準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實驗室。長期以來,本學科立足基礎獸醫學科發展前沿,結合國家與自治區畜牧獸醫事業發展需求,不斷凝練學科方向,拓展研究內容,形成了動物病理學、家畜組織胚胎與發育生物學、獸醫藥理學與毒理學、動物生理調控、動物解剖學與黏膜免疫五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本學科現有教職工34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0名;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17人;具有博士學位23人;有國外留學和訪問學者經歷8人;內蒙自治區“草原英才”團隊1個,內蒙古黨委組織部“草原英才”個人1人,內蒙古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農業部獸藥委員會委員1人。先后有多名教師赴美歐等國家從事合作研究或進修。學科設有“家畜病理學”、“家畜解剖學”、“家畜組織胚胎與發育生物學”、“家畜生理學”與“獸醫藥理學與毒理學”等具有鮮明特色的穩定研究方向。研究生畢業后能從事教學、科研、管理與科技開發等工作。
(090602)預防獸醫學
預防獸醫學科隸屬于獸醫學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為博士后流動站和內蒙古自治區重點二級學科。學科密切結合內蒙古的畜牧業生產實際,現已發展為草原家畜疾病診療與防治研究領域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重要學科,形成了獸醫寄生蟲學、獸醫微生物與免疫學、獸醫傳染病學和獸醫公共衛生學4個三級學科方向。本學科現有教職工23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7名;博士生導師8人(含兼聘1人,張涌院士),碩士生導師16人;具有博士學位17人;有國外留學和訪問學者經歷8人。自治區“草原英才”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人;擁有“農業部動物疾病臨床診療技術重點實驗室”、“獸用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工藝技術研究室”等國家級及省部級實驗平臺。學科以培養具備動物疾病診療、防疫檢疫、動物源食品安全檢測、動物保護、獸醫執法等實踐與科研能力的高層次人才為目標,可授予農學博士、農學碩士和獸醫碩士等學位,畢業研究生主要從事獸醫疾病診療與防治相關的教學、科研、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
(090603)臨床獸醫學
臨床獸醫學科是獸醫學一級學科下設二級學科之一,198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97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農業部動物疾病臨床診療技術重點實驗室、現代化的寵物醫院、運動馬馴養基地和奶牛實習基地,為研究生學習使用新儀器設備,開展不同動物疾病診療實習和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本學科現有教職工17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博士生導師3人(含兼聘1人,張涌院士),碩士生導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14人;有國外留學和訪問學者經歷4人;內蒙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英才計劃入選者1人,內蒙古草原英才青年創新人才計劃入選者1人。學科設有“動物胚胎工程”、“臨床藥理學”、“ 中藥、蒙藥藥理學與免疫學、獸醫針灸學”及“ 絨山羊疾病防治”等具有鮮明特色的穩定的研究方向。本學科就業率較高,主要畢業去向如下:繼續深造、機關單位高校和畜牧獸醫生產一線。
(095200)獸醫
一、目標與要求
培養從事獸醫行政管理、獸醫衛生監督執法、牧場管理、產品研發、臨床診療等工作的高層次獸醫人才。具體要求為: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2)掌握獸醫學科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和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和獸醫行業的發展動態和趨勢。
(3)有較強的運用先進技術和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獨立承擔獸醫科技服務、科學研究等工作。
二、就業方向
獸醫生物制品企業、大中型養殖企業、動物疫控中心、獸醫衛生監督機構、動物檢疫等部門。
三、學位授予
完成課程學習及必修環節,取得規定學分,授予獸醫碩士專業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