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考是美的選舉,美包含善的觀念,是素雅和端莊的。而不是現在所謂的創新,誘惑和暴露。
中國藝考,為了更精準地看學生的體形,各高校在模特和空乘專業藝考時,大部分要求著泳裝表演。隨處可見一堆濃妝艷抹的漢家女子,林立的肉體上掛著誘惑的比基尼。韓國藝考的學生大多身穿白裙起舞展示才藝,清秀的面龐掛著可人的微笑,顯得相當含蓄與保守。
藝考是考才藝不是考身材,要把握好自己文化取向。
藝考如此,其他更離譜。視頻作業、音效課堂、莫名新規等,這些“創新”純屬為了教改而教改,更多的是追求花哨,并不能產生實實在在的效果。這樣的改革還是趁早收手吧。
如今很多教育改革都或多或少陷入了形式主義誤區。老師花心思制作一些道具布景增加課堂氣氛,不如好好琢磨授課之道。
將作業拍成視頻,將朗讀、背誦之類的家庭作業拍成視頻,上傳指定網站,交給老師驗收。 或許出于以下考慮:朗讀、背誦課文等都是口頭作業,學生在家是否完成,老師并不知情,通過拍攝視頻,可進行監督。網絡時代,不少老師在校園網建立“電子班級”,需要上傳一些資料,將作業拍成視頻,可隨時上傳,正好豐富“電子班級”內容。
不管有什么理由,這樣的作業改革還是讓人別扭。家長“莫名其妙”,很多教育界人士也“聞所未聞”。與其說是創新,不如說是折騰,關鍵是布置這樣的另類作業沒有必要。試想,鏡頭對著孩子,他們在朗讀課文時會有怎樣的想法,這是娛樂還是學習?如果說這也是一種監督手段,還不如用作秀來形容更合適。再則,也不是每個家庭都配備智能手機或者攝像機,家長可以隨時隨地當“攝影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