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教育害人改革勢在必行

2012/10/17 14:47:35

農民砸鍋賣鐵供兒上大學,兒子畢業工資不如老爸,不如只有小學畢業在工廠打工的姐姐。湖北大學生畢業不工作,“宅”家10余年餓死。研究生兒子未找到工作回家種地,父親憤而服毒。經歷一系列求職挫折后,又回到了原點,回村種地。談起這種選擇,有一定的耕讀情結,“這是一種逃避,一種退縮,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呢?或許是兼而有之吧,回村種地可能是種逃避也是種無奈與退縮。

教育害人?易中天批大學教育是害人,稱道德問題因唱高調。笑頒“諾貝爾腦殘獎”,批判“愛站隊”文化心理

易中天在對話中批判國人禮儀缺失,舊事重提“韓方之爭”不講道理、只講站隊,批評大學教育專業教育“害人”,以至于建議設立“諾貝爾腦殘獎”,但最后的解決之道是中庸之道,即既不走極端,也不唱高調,睿智的風格引發學子追捧。

為中庸正名,熱衷于“站隊”是時代的悲哀

  在易中天看來,“中庸”這個詞被大家妖魔化,成為“無所作為,不求進取,不講原則”的代名詞,充滿誤讀。所謂中庸是我們民族獨有的智慧,就是不走極端,不唱高調。比如“以德報怨”是一種道德境界,但孔子并不贊同,“在他看來,大多數人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能作為道德標準提出來。做不到的結果是所有人都作假。偽君子就是被道德高標培養出來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只有極個別人能做到。”

  “中庸并不等于不要理想”,易中天說,在教育女兒的問題上,自己也很糾結。把女兒培養成“白雪公主”,將來定會吃下巫婆的毒蘋果,但又不能從小就教她如何算計別人,忽悠說假話,“一位老校長的話啟發了我,他說大學教育還是需要理想主義教育。理想主義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進入社會一定會碰釘子,但我們要學會妥協。”易中天強調,“馬上會有人質疑我,你難道不知道大學的精神在于獨立嗎?妥協的前提是獨立。在獨立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坐下來談,找到雙方的共同利益點,達成協議。我們的傳統思維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沒有妥協的傳統。但只有在中間地帶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才能不痛苦不糾結不煩惱。”

  而之前流行的“韓寒與方舟子之爭”就被易中天視作走極端“死掐”的例子。“當時我所到之處總是被問,你是挺韓,還是挺方?我說方舟子有言論自由,就說我挺方;我說方舟子沒有充足的證據就指責韓寒代寫,是對作家人格的嚴重侮辱,又有人說我挺韓,我能誰都不挺嗎?我只想說道理,但沒人聽,大家都熱衷于站隊,這是時代的悲哀。請大家多想想道理在哪里,少站點隊吧!”

  論教育得失。面對有學生的迷茫“在學校感覺沒學到什么”,易中天表示根子在于中國教育的失敗。“我覺得現在很多中國大學不該辦,有些專業不該設,由此導致學生覺得學得沒意思,我只能提個建議,多辦這樣的講座。”此外,他也不贊成許多高校的專業教育,導致現在理工科的學生一點文史知識都沒有,文科生一點自然科學知識都沒有,這很可怕。“難道我們畢業后都是從事本專業的嗎?一個書記曾問我,你不是講歷史,就是講哲學,你怎么會是中文系畢業的呢?我反問他,你怎么會是書記專業畢業的呢?其實很多學生畢業后都不從事本專業,那我們為什么擠破頭要到名校去學我們不喜歡的專業?是沖著百年老校的學風去的!樹木和老房子都是氣場。當年我在武漢大學(微博 招生辦)讀研,所有的講座包括數學物理的我都沒落下,其實也聽不懂,就是‘熏’一下。我曾經去一個高校演講,學生被問及‘阿房宮是誰燒的’,真有人像觸電一樣站起來說,不是我干的!”易中天笑言,“四年爭取不要虛度,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死了,書沒讀完,讀點書聽點講座吧,戀愛也要談。”至于不虛度大學生涯有沒有可操作的辦法,他的方法是寫日記,“我寫日記不寫感受,就寫每天干了什么,過后一看就知道自己有沒有虛度時光。”

教育改變命運,教育改變生活,此時多少人會疑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