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森林保護 專業代碼:090503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森林保護主要研究生物學、地理學、林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森林資源保護、森林資源調查與管理、森林災害防治等。例如:森林動植物情況的調查與管理,珍稀樹木、野生動物等森林資源的保護,林木等森林資源耗量的控制,蟲蛀、火災等森林災害的防治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林學、森林保護學、生物學、生態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森林保護、林業、園林、動植物檢驗檢疫、自然保護區等相關領域從事林業有害生物監測、檢疫和防控的科研、教學、科技開發與推廣、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林業生物科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林學、生態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林業有害生物的鑒定、識別和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林業生物災害檢驗檢疫、診斷與監測和綜合治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外語和計算機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生物學、林學、生態學、林業生物技術、森林保護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具備識別、調查和研究林業有害生物的基本技能與方法,熟悉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發展規律,具備有害生物災變預測和指導防治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4.熟悉與林業、植物檢疫和森林保護相關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國內外林學、森林保護學等領域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及發展動態;
6.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獨立工作和創新能力;
7.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管理和表達能力,具有良好的學風和協作奉獻精神。
主干學科:林學、森林保護學、生物學、生態學。
核心課程: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微生物學、樹木學、森林生態學、森林培育學、普通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植物病原真菌學、昆蟲分類學、樹木病理學、樹木昆蟲學、農藥學、植物檢疫學、普通動物學、野生動植物資源管理、森林防火。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等,一般安排25—30周。
主要專業實驗:微生物學實驗、普通植物病理學實驗、普通昆蟲學實驗、樹木病理學實驗、樹木昆蟲學實驗、植物病原真菌學實驗、昆蟲分類學實驗、農藥學實驗。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0906 水產類
學習內容
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微生物學、樹木學、森林生態學、森林培育學、普通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植物病原真菌學、昆蟲分類學、樹木病理學、樹木昆蟲學、農藥學、植物檢疫學、普通動物學、野生動植物資源管理、森林防火等。
主要科目
《植物學》、《土壤學》、《森林生態學》、《森林培育學》、《普通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樹木病理學》、《農藥學》、《野生動植物資源管理》、《森林防火》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有害生物防控。
就業前景
近幾年,國家對農林業十分重視,不斷加大投入,經過這些年的積累,農林業獲得了資金上的支持。另外,政策方面也不斷傳來“利好”消息,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人們對生存環境的重視給農林類專業帶來了曙光。因此,雖然農林類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但情況正在日益好轉。農林類畢業生有另一條廣闊的就業之路,那就是到農村基層自辦實業。經常關注新聞媒體的人就會發現,各種關于大學生放棄公職到農村興辦養殖廠、畜牧加工廠、花卉果品基地的報道越來越多。到國有單位,搞科研開發、從事生產經營可以實現自我價值,到基層自辦實業,自己聘用自己,同樣可以實現自我價值,而且更富有挑戰性和創造性。森林保護專業的發展與國際森林保護學科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動向一致,符合當今世界林業發展趨勢,同時與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相吻合,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就業崗位
政府、事業類單位:森林資源調查、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災害防治、森林管理、自然保護區管理。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