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水產養殖學 專業代碼:090601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水產養殖學主要研究水產動植物的種類、育種、增養殖以及飼料的營養與生產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水產業進行養殖生產、加工處理、技術開發等。例如:魚蝦蟹貝等水產動物的養殖,水產動物餌料的配方研發,養殖池的消毒與病害防治,魚粉、罐頭等水產品的加工處理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水產動物和植物的繁殖、育種與增養殖技術,具備水產動物的營養與飼料、病害防治、漁業水域環境調控、水產養殖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知識,能在水產養殖生產、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水產養殖技術開發及經營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產科學、生物科學和環境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生物學和化學實驗教學、水產增養殖實踐性環節、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水產經濟動物和植物增養殖、營養與飼料、病害防治、水產生物育種及漁業水域環境調控等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現代生物科學(包括形態與結構、分類、生態、生理生化、遺傳育種等)和環境科學(包括水環境化學、水環境工程學或水處理技術等)的基本理論;
2.掌握水產經濟動物和植物的增養殖技術、營養與飼料、病害防治、育種以及漁業水域環境管理、調控和生態修復等方面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主要養殖魚類、甲殼類、貝類、藻類和其他經濟水產動物的人工育苗、育種和成體的集約化養殖等生產環節的技術關鍵;
4.了解內陸水域(池塘、湖庫、江河和稻田等)、淺海、灘涂的漁業資源和環境調查與規劃的基本方法,并應了解現代化養殖工程、海洋漁業和水產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識;
5.了解水產增養殖學和生命科學的前沿和發展趨勢;
6.熟悉有關水產資源保護、環境保護、水產養殖、捕撈和漁政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7.具備扎實的計算機基本知識,能熟練地應用計算機;
8.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
9.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10.具備一定的辯證唯物主義邏輯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干學科:生物科學、環境科學、水產科學。
核心課程: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普通動物學、普通生態學、水生生物學、魚類學、微生物學、動物生理學、組織胚胎學、遺傳學、養殖水化學、水產增養殖學(包括魚類、甲殼類、貝類和海藻等)、水產動物育種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生物餌料培養、水產動物疾病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水生生物認識實習、水產養殖生產實習、水產養殖綜合與創新實踐、畢業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基礎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普通動物學實驗、水生生物學實驗、魚類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動物生理學實驗、組織胚胎學實驗、遺傳學實驗、養殖水化學實驗、生物餌料培養實驗、水產動物疾病學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學習內容
魚類增養殖學、甲殼動物增養殖學、水產動物育種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海藻與海藻栽培學、水環境化學等。
主要科目
《漁業經濟與管理》、《魚類學》、《動物遺傳育種學》、《水產動物病害學》、《水產動物環境生理學》、《生物餌料培養》、《觀賞水族養殖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水產動物育種學》、《水產特種經濟動物增養殖學》
就業前景
隨著全省沿海經濟開發的推進,我國海洋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加之全國海洋漁業資源的限制捕撈,水產養殖業會成為朝陽產業,對技術和人才的需求將越來越多,海洋特色明顯的水產養殖專業畢業生的前景會越來越好。近些年,全國水產養殖生產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漁業重點省的優勢養殖區域和主導養殖品種正在逐步形成;水產養殖經濟運行基本平穩,水產養殖產品價格上升,比較效益進一步提高,有利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水產品市場需求的增加帶動了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從而為此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農業的不斷重視,水產養殖業地位越來越高,行業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從每年的人才需求看,畢業生數量總是滿足不了行業人才需求的數量,因而就業前景非常廣闊。近些年,全國水產養殖生產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漁業重點省的優勢養殖區域和主導養殖品種正在逐步形成;水產養殖經濟運行基本平穩,水產養殖產品價格上升,比較效益進一步提高,有利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水產品市場需求的增加帶動了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從而為此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條件。
就業崗位
水產類企業:漁業資源調查、水產養殖、飼料生產、病害防治、技術開發;食品類企業:水產加工、產品研發、水產銷售。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