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質量參差不齊,辦學水平、師資隊伍、校園硬件建設差別較大,考生如果想讀民辦高校,一定要仔細鑒別,謹慎選擇。
一、是否有相關的辦學資格審批文件
自考、成教、網絡教育等,正規學校一定有學校所在地教育機構對其辦學資格審批文件,在不確定拿不準的情況下,可以到學校所在地教育部門進行咨詢,以保證學校信息的準確性。
二、仔細詢問學校的主辦方是誰
獲得他們提供的主辦方信息后,學生和家長可以到所謂的學校主辦方去仔細審核招生單位的合法性。找單位所說的主辦方去詢問他們的在校學生,打聽學校實際情況。另外,千萬不能輕易相信從招生方推薦的學生那里打聽的情況。
三、有沒有自己固定的場所、設備及授課老師
學校有沒有自己的固定場所,基本的教學設備和固定的授課老師,有沒有固定的計算機房、語音室等等。有很多招生學校也有準備,當學生和家長提出要看宿舍、教學樓時,他們一般都會被帶到提前安排好的地方,這時最好再到周圍打聽一下,看招生單位所說的情況是否屬實。
四、要看學校的口碑
口碑不錯的民辦院校一般經過了市場的沖擊與洗禮,知道怎樣才能成為有影響、有聲譽的名牌民辦大學。自然他們在招生時,肯定首先是要考慮維護自己的信譽和口碑。而一個學校信譽和口碑的好壞,不是單純靠學校的宣傳,更主要的是要通過它培養出的一屆又一屆學生的感受來評說。所以,這里強調要和學校在校或是畢業的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與交流。
五、是否有就業推薦機構
現在不管是民辦還是公辦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都要經受用人單位的挑選。很多名牌的民辦院校,已開設自己的特色課程。在設置這些課程時,他們大多是與市場最緊缺的專業需求相結合的。同時也會結合專業特色找一些有用人需求的單位進行合作培養。這些都有助于民辦學生將來的就業。
六、能否給學生提供后續教育
通常情況下,民辦大學培養的多是大專層次的學生。現在,民辦大學有一些新現象,比如說,有很多學生讀完后,還希望能繼續讀本科,甚至是考碩士研究生。有一些民辦大學就可以滿足學生的這種需求,這樣的大學在選擇時,安全感會更強一些。